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我們通過‘村村過、項項篩’的方式,為當前的中央巡視整改工作把脈問診,找準當前基層脫貧攻堅工作的難點、堵點,有針對性地改進工作的方式方法”,界首市中央巡視整改負責人介紹說。自中央巡視整改工作開展以來,界首堅持“問題要解決、制度要管用、群眾要認可”的原則,以“分類施診”“聯合會診”的方式深入推進鎮村整改工作,確保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整改取得實效。
分類施診,逐村開出“體檢單”。各鄉鎮街道組織班子成員、扶貧站人員、村書記,開展分析研討,舉一反三逐條查擺問題在鎮、村層面的表現,逐項分析制定詳細可行的整改措施,按照貧困村、非貧困村進行分類指導,既從鎮級層面明確如何整改,又指導村級如何開展問題排查和抓落實,實現因村施治“一村一策”,確保“對癥下藥”。
聯合會診,找準問題“開藥方”。從15家牽頭單位抽調熟悉整改業務的人員成立“指導組”,逐鄉鎮開展業務指導,一個問題一個問題的過,一項措施一項措施的篩。同時,在業務指導工作現場,實行“聯合會診”,被審核單位的巡視整改任務、措施和成效要與市委巡視整改辦、牽頭責任單位、鄉鎮街道“三方”見面,現場開出藥方,切實解決基層不會改的問題。
反復核查,多重并舉“祛病根”。按照“一周一排查、一周一調度、一周一督查、一周一通報”的要求,市四套班子領導每周深入包聯鄉鎮對整改情況進行督導調研,及時向市委匯報,由市委整改辦匯總研判,反饋給各鄉鎮街道,切實加強對巡視反饋問題整改落實工作的指導和督促力度,切實達到“對癥下藥,祛除病根”的效果。
截至目前,各鄉鎮街道對照中央反饋意見,結合自身實際梳理整改問題625個,制定并落實整改措施2275條,建章立制60項。(阜陽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