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廉潔之家 幸福之源》《努力做徽駱駝》等家訓集錦演繹清風故事,《前車之鑒》入選省級廉潔文化精品工程作品,動漫《漫話監察法》、沙畫《貪能覆巢》發人深省……
滁州市瑯琊區紀委監委堅持以文化人,以廉固本,立足本土,挖掘特色,擦亮品牌,做好廉字文章,廉政文化如徐徐清風浸潤瑯琊每個角落。
立足地方本土,廉政文化涵養突出“活”。挖掘傳承歐陽修、王陽明、韋應物等歷史文化,以優秀的傳統文化涵養人。編印“定家訓 樹家風”畫冊,開展“瑯琊區家訓集錦”“家庭助廉承諾”“家風故事座談”等活動。一年一度“納涼晚會”“送戲進萬村”,居(村)民在藝術欣賞中接受廉政文化熏陶。書畫作品與廉政文化相結合,組織“倡廉風 揚正氣”“古道清風”等廉政書畫展,編印廉政畫集。連續舉辦四屆廉政文化文藝演出,黨員干部、師生、家長共享廉政大餐。
擦亮特色品牌,廉政文化亮點突出“精”。發揮得天獨厚的社區資源和“學在瑯琊”的教育資源,擦亮“一社區一特色”“一校一品”廉政文化品牌。古道社區建成全市首個“家風家訓展館”,龍池社區以“漢學堂”傳播禮儀孝廉,鳳凰湖社區“樂織小舍”編織廉潔主題,白云社區運用APP傳播廉政動態。滁州一小在書法創作中熏陶廉潔美德,滁州二小編演課本劇唱響好家風,滁州三小以廉潔剪紙等“美文化”涵養師生,瑯琊路小學以經典誦讀、課本劇陶冶情操。
挖掘內生動力,廉政文化教育突出“實”。組織“講嚴立”專題警示教育,開展《紀律處分條例》《監察法》等法律法規教育,以學促廉。編印《前車之鑒》警示讀本,用好身邊典型案例“活教材”,開展“紀在身邊”集中警示教育,12個單位36名同志現身說紀,以案警廉。分批組織干部任前廉政談話70余人次,以談諾廉。緊抓敏感節點,利用手機、網站、“瑯琊榆”微信公眾號等平臺,向全區黨員干部和公職人員發出提醒,重申節日“禁令”,曝光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等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持續釋放執紀必嚴的強烈信號。(滁州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