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這座鄉賢文化館是全市第一個村級鄉賢文化館,館內設有‘紅色記憶’‘鄉賢人物’‘廉政建設’‘家規家訓’ ‘群心好人’五個展廳……”日前,在銅陵市義安區胥壩鄉群心村鄉賢文化館內,講解員認真地為前來參觀學習的黨員干部介紹。
近年來,義安區紀委監委靈活運用“廉政+”模式開展廉政教育,讓廉政教育“活”起來。義安區深入挖掘本地廉政文化資源,集中打造了“惠泉廉政社區”“中共銅陵第一特支展覽館”“家風家訓一條街”“新四軍三支五團團部遺址”等廉政教育基地和紅色教育基地,除此之外,本土歷史廉政人物盛度的故事被拍成廣播劇《牡丹御史》,老洲鄉的光輝村黨史館正在招標推進中。據統計,義安區各教育基地去年接待黨員干部和游客萬余人次,“廉政+”的效應在逐漸放大。
義安區紀委監委還聯合各部門力量,組織開展了廉政演講、廉政知識測試、廉政文化作品展、家風故事分享會等形式多樣的廉政文化活動,在全區營造學廉倡廉思廉踐廉的濃厚氛圍。
“義安區不僅有盛度、陳孟晟等諸多歷史清廉名人,還有渡江廣場、銅陵烈士塔等紅色革命景點,近期,我們將繼續挖掘本土特色廉政文化資源,梳理全區的廉政文化景點,推出義安廉潔地圖,通過‘廉政+文化+旅游’模式,不斷擴大廉政文化影響力和覆蓋面,更好的發揮廉政文化教育和浸潤作用。”義安區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表示。(銅陵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