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我之前看過央視新聞聯播,知道村里干部現在都屬于《監察法》規定的監察對象,那我們村民組長也屬于監察對象嗎?”
“上次我去紀委反映一個情況,他們說我這事兒不屬于紀委的受理范圍,請問到底哪些事情是歸紀委管的啊?”
……
近日,在郎溪縣凌笪鄉崗南村,來自縣紀委監委的同志剛上完一節紀律教育課,前來聽課的基層黨員和群眾代表就圍繞自己所關心的問題展開了熱烈討論。
今年以來,該縣紀委監委積極探索紀律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從小處入手,通過創新載體,以“小學堂”形式做好紀律教育這篇“大文章”,進一步提升基層黨員干部和群眾的廉潔自律意識及參與監督意識。
“如今‘照本宣科’念文章已經沒有市場,課堂上講授的都是實打實老百姓感興趣的內容,每節課上還會留出一部分時間專門為大家答疑解惑。”縣紀委監委宣傳部負責同志介紹說,“登上‘小學堂’講臺的主講人,除了咱們紀檢監察干部外,還有法律顧問和文明宣講員,確保大家能夠得到更加全面和專業的授課。”
流動“小學堂”帶著廉政教育套餐“進村入戶”,一改“填鴨式”宣講老套路,通過分層分類的方式,讓紀律教育宣講在全縣各地迅速鋪開,營造出良好的崇廉尚潔氛圍。
“以前總想著我既不是黨員又不是村干部,他們不管怎么做只要不影響到我自己就行,但現在明白了,我有權利也有義務去監督村‘兩委’的工作。”十字鎮施吳村一位村民說道。
除了加強正面引導激勵,縣紀委監委還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在課堂上通過解讀《全縣黨員干部違紀違法典型案例警示錄》中的案例剖析,用身邊事警示身邊人;現場播放新拍攝制作的警示教育片和廉政微電影,讓黨員干部和群眾的心靈受到更加直觀的沖擊警醒;選擇部分查處的群眾身邊的腐敗和作風問題典型案例進行現場通報,讓大家感受到群眾利益不可侵犯,紀律底線不可觸碰。截至目前,流動“小學堂”已開課56場,2500余名干部群眾參與其中。
“要想提高紀律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就必須接地氣、有人氣、入人心。我們通過開設流動‘小學堂’,促使基層黨員干部不斷筑牢拒腐防變思想防線,使群眾自覺增強參與監督的意識,切實將全面從嚴治黨的觸角延伸到‘最后一公里’。”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宣城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