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碭山縣聚焦省委巡視反饋的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突出問題,以提升“組織力戰斗力”為重點,強化政治功能,創新方法、統籌推進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突出問題整改。
圍繞“一提雙強”抓實黨支部建設。以推進標準化建設為抓手,深入開展“黨支部建設提升行動”,著力打造自身建設強、群眾工作強的“雙強”型黨支部。制定“1+5”黨支部提升行動方案體系,全縣43名縣處級干部帶頭聯系指導基層黨支部開展支部建設提升行動。開展“百名黨建指導員下百村”行動,全縣164個村(社區)實現黨建指導員全覆蓋。深化“雙爭”活動,培育挖掘、宣傳推廣20多個叫得響、立得住的黨支部建設“微經驗”。按照10%比例集中打造一批“最強黨支部”,完善“1+2”結對幫扶機制,推動先進黨支部鞏固提升、合格黨支部提檔進位、后進黨支部轉化升級。
圍繞“一抓雙促”抓實農村基層黨建。以“抓好基層黨建促脫貧攻堅、促鄉村振興”為統領,著力把村級黨組織建成帶領群眾脫貧致富、振興鄉村的堅強戰斗堡壘。堅決選優配強貧困村黨組織書記,制定貧困村黨組織書記選配方案,全縣60個貧困村新調整黨組織書記26人,占43.3%。發揮選派幫扶干部的生力軍作用,成立選派幫扶干部督查督導組,全天候常態化進行督查。實施村級集體經濟“破零”行動,139個村集體經濟完成“清零”目標,收入總額達960萬元,49個村集體收入達10萬元以上。實施“農村黨員責任制”工程,4500多名有幫帶能力的農村黨員,結對幫扶1.2萬多戶貧困戶。深入推進“黨旗領航·電商扶貧”行動,139個村實現電商扶貧驛站全覆蓋。開展農村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突出問題專項集中整治行動,抓住2017年度“二星級”以下村(社區)和換屆重點難點村(社區)這個重點,確定14個村(社區)作為集中整治對象,堅持“一村一策”,逐村制定整治方案。目前,14個村和社區全部成立黨員志愿者服務隊,調整村和社區干部34名,充實40歲以下村和社區干部21名,化解信訪問題6件,黨組織戰斗力和凝聚力得到顯著提升。
圍繞“一優雙高”抓實村級組織換屆。以實現班子結構進一步優化、班子整體功能和班子成員能力素質明顯提高“一優雙高”為目標,高質量抓好村和社區“兩委”換屆工作。針對省委巡視指出的“基層換屆后備人才不足”問題,拓寬選人視野,精準摸排人選,采取外地回引、單位回請、本地選拔、上級選派、鄰村選配等方式,通過派出所、人武部、團委、婦聯、人社以及駐村工作隊“六個渠道”,共計摸排換屆后備優秀人才4887名。嚴格落實省市對換屆候選人提出的“6個不宜”“7個不能”和“5條硬杠”,會同縣紀委監委和民政、公安、檢察等16家單位進行聯合審查,對換屆人選從嚴審核把關。目前全縣1176名新當選村(社區)干部中,平均年齡46.02歲,較上屆降低1.2歲,35-50周歲的占58.57%;女性占23.17%,“一肩挑”比例56.1%,大專及以上學歷占35.23%,分別較上屆提高4.59、30.39、19.62個百分點。
圍繞“一統雙分”抓實各領域基層黨建。堅持全面系統推進,注重分領域施策、分類型指導,整體推動各領域基層黨建工作高質量發展。持續深入推進機關黨建“燈下黑”和“寬松軟”專項治理,開展縣直機關黨內組織生活不嚴肅不規范專項集中整治行動。對全縣83家縣直單位進行全面督查,對11家單位進行通報批評,梳理存在共性問題26類,逐單位發放問題整改督辦單,縣直各單位全部建立整改臺賬并已整改完成,重點對存在問題較多的23家單位整改情況進行了“再督查”,確保整改到位。扎實開展社會組織和非公企業黨組織“兩個排查”和“兩個覆蓋”,穩妥有序清理“僵尸企業”13個,實現黨組織有形有效優質覆蓋。進一步明晰制度規范、理順體制機制,從嚴規范全縣中小學校黨的建設工作,全縣中小學校黨組織與行政領導班子雙向進入、交叉任職比例達100%,黨組織書記、校長“一肩挑”比例達90%以上。(督察督辦處供稿)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