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樹牢擔當作為風向標
“駐村扶貧時,遇到了各種各樣的難題,也有許許多多的收獲,磨礪了黨性,增長了才干。”蚌埠市年輕干部王遠從市人大常委會機關來到五河縣漴南村,成為一名“村干”。他多方了解情況、深入走訪村民后,與村干部攻堅克難,建成漴南現代農業產業扶貧園,有效帶動貧困戶增收脫貧。省委組織部相關同志表示,經過艱苦環境、吃勁崗位的鍛煉,年輕干部大都扛得了重活、打得了硬仗、擔得起重任,部分被提拔到了領導崗位。
去年,我省出臺《關于進一步激勵廣大干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的實施意見》,要求全省各級黨組織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進一步激勵干部在新時代砥礪新擔當、在新征程展現新作為。各地各單位堅持從嚴從實貫徹有關要求,堅持政治標準,樹立重實干重實績的用人導向,樹牢干部擔當作為的“風向標”。
選什么人就是風向標,就有什么樣的干部作風,乃至就有什么樣的黨風。省委堅持“20字”好干部標準,鮮明提出“六選六不選”用人要求,下大氣力選好干部、管好干部、用好干部。實施領導干部實行“三案”精準管理;將涉及省管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的多項考核整合為1項綜合考核,構建科學合理、系統完備的考核指標體系和評價機制;雙向交流掛職、重要崗位干部交流輪崗……
嚴管和厚愛結合,激勵和約束并重。我省廣大干部知所趨赴、有所敬畏,以嚴實作風、實干精神、鐵肩擔當,奮力書寫無愧于時代和人民的新業績。
營造作風建設常態化
元旦、春節期間,蕪湖全市各級紀檢監察機構共派出檢查組197個,組織暗訪組86個,共發現問題線索46件,已統一交辦督辦,并要求承辦單位快查快結。節日期間,蕪湖市紀檢監察機關沒有休息,組織開展明察暗訪,嚴防“四風問題”反彈回潮。
“三嚴三實”是黨員干部作風建設的“標尺”。全省各級各部門按照“三嚴三實”要求,認真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省“30條”,一刻不停歇地推動作風建設向縱深發展。查找“四風”老問題和新動向,找準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靶向發力,部署專項治理;盯準違規公款吃喝、違規公款消費、違規發放津補貼、違規配備使用公車等問題,加強監督檢查。
在去年開展的“講忠誠、嚴紀律、立政德”專題警示教育中,省委提出“六聚焦六整肅”,將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作為其中一項重要內容。省委聚焦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部署開展了以“查問題、出硬招、改徹底”為重點的作風建設大排查大調研,全省各地各部門對作風建設展開大排查,細致查擺自身存在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并加以整改。日前,省委又部署開展“嚴規矩、強監督、轉作風”集中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專項行動,提出“十力戒十做到”,對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作出總體和長期要求。
懲前毖后,治病救人。全省各級黨組織堅持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積極踐行“四種形態”,抓早抓小,動輒則咎,真正使紅臉出汗逐漸成為常態。研究制定《運用監督執紀第一種形態的操作指引》,著力用足用活用好第一種形態。去年,全省按照“四種形態”處理64831人次,其中第一、二、三、四種形態分別占比60.6%、31.5%、4.1%、3.8%,監督執紀由“懲治極少數”向“管住大多數”拓展。
匯聚干事創業正能量
2017年2月,時任樅陽縣房管局副局長的張劍功擬提拔為局長期間,被人舉報存在任人唯親、虛報支出等問題。樅陽縣紀委經核查,認定舉報人反映的問題均不屬實。 4月,經組織考察,張劍功被任命為縣房管局局長。雖然調查結果證明了張劍功的清白,但影響并沒有就此完全消除,不實舉報帶來的“陰影”、他人微妙的目光,讓他心里多少有些憋悶。今年春節前夕,銅陵市紀委通報了對張劍功不實舉報的調查結果。
“感謝組織為我公開澄清事實,消除不良影響,讓我放下了思想包袱,對我來說是莫大的激勵。 ”張劍功激動地說。嚴肅查處違法違紀問題是擔當,及時澄清正名也是擔當。我省部分地區積極探索干部澄清保護機制,對反映干部干事創業中的問題,經核查不實的,及時為受到錯告、誣告的黨員干部澄清問題,提振干部干事創業的信心和決心,消除負面影響。
“以前遇到一些棘手的問題,不敢大膽地去干,容錯糾錯機制建立后,大家消除了顧慮,可以放開手腳為群眾做實事、辦好事。 ”許多基層干部說,打消顧慮、扔掉“包袱”、輕裝上陣,干事更有“沖勁”了。
從嚴管理干部的同時,要切實保護好干部。我省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三個區分開來”要求,探索建立容錯糾錯機制,寬容干部在工作中特別是改革創新中的失誤錯誤,旗幟鮮明地為敢擔當的干部擔當、為敢負責的干部負責,匯聚起干事創業、全面建設現代化五大發展美好安徽的強大正能量。(記者 李浩 朱勝利)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