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倘若給群眾最討厭的干部列個排行榜,“官油子”必定榜上有名。這類只圖虛名、不干實事,擅長唱功、卻無做功,見風使舵、邀功諉過的油膩干部,被群眾怒斥為“官油子”,鄙夷之意溢于言表。
貪官人人喊打,油官無影無形。清朝“油官”曹振鏞是公認的庸才,卻憑借一身圓滑本領福祿壽俱全;《紅樓夢》中“葫蘆僧判斷葫蘆案”,在護官符面前顛倒是非討好權貴的賈雨村也是個中高手。“官油子”多以玲瓏八面示人,常被貼上人情練達、世事洞明等標簽,往往在官場長袖善舞、左右逢源,成為一些人羨慕乃至模仿的對象。
“官油子”的產生有著復雜的歷史和文化因素。如今,在一些政治生態不健康的地區和單位,“官油子”依然有生存空間。西部某市主城區一個“迎檢明星社區”4年裝修3次,每次10多萬元,裝完了又空置,只為造出聲勢、“妝”出政績;還有地方“創造性”搞出“迎檢四步法”,力求讓造假看起來更真實,欺上瞞下更嚴絲合縫......奇葩事件背后作祟的就是“官油子”,他們把自己打磨得如同泥鰍一般滑溜溜,不捅大窟窿卻也決不干實事,糊弄一天算一天,哪管身后洪水滔天。
清朝李漁有“清官難逃滑吏”之說,也有人認為“官油子”會為人會做官,但妄圖繼續混跡于誓將自我革命進行到底的中國共產黨,恐怕真是很懸。打得了“老虎”,拍得了“蒼蠅”,還能去不了“油膩”!如果不信,拭目以待。(北京 董菲晨)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