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共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150起,同比下降18.48%;處理違規違紀人員212人,同比下降28.38%;給予黨紀政務處分181人,同比下降27.02%。”春節前夕,市紀委監委通報了各級紀檢監察機關2018年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情況,充分肯定我市去年作風建設查處問題數下降近兩成,持續向好,成效初顯。
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馳而不息糾正“四風”是全面從嚴治黨的一項基礎性工作,是一場志在必得的攻堅戰、持久戰。中央八項規定出臺6年來,各級黨委和紀檢監察機關把監督檢查中央八項規定和實施細則精神執行情況作為重點任務和經常性工作,從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違規公款吃喝、大操大辦婚喪喜慶事宜、公車私用、濫發津補貼、出入私人會所等具體問題抓起,嚴厲整治“舌尖上浪費”、 “酒桌上辦公”、“ 車輪上的腐敗”等問題,并緊盯隱形變異的“四風”問題深挖細查,持續釋放正風肅紀越往后執紀越嚴的信號,點名道姓公開通報曝光,逐漸使“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成為黨員干部和公職人員的思想自覺和行為習慣。
“四風”問題具有頑固性反復性。面對持續向好的態勢、成效初顯的局面,我們絕不可以高枕無憂,掉以輕心,必須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精神狀態,以一個節點一個節點抓,一年接著一年干的韌勁,經常抓、抓經常,高懸紀律利劍,鞏固拓展整治成果,推動作風整體轉變,以良好的黨風政風帶動社會風氣的好轉。
1月13日,十九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公報公布。在近4000字的公報中有不少“新提法”,傳遞了正風肅紀反腐新動向,釋放出全面從嚴治黨新信號。其中,首次從政治建設的高度,提出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現實表明,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是當前黨內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是阻礙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的大敵,不是簡單的作風問題,而是嚴肅的政治問題,破壞的是黨和人民的事業,透支的是人民群眾的信任信賴,侵蝕的是黨執政的政治基礎。為此,中央紀委三次全會要求,要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深化集中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成果,緊盯對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不敬畏、不在乎、喊口號、裝樣子,嚴肅查處空泛表態、應景造勢、敷衍塞責、出工不出力等問題。
同時,公報還首次把“日常監督、長期監督”單列為一項工作任務,明確提出監督是紀檢監察機關的基本職責、第一職責,沒有強有力的監督,審查調查和問責處置就沒有基礎。要履行好監督這個首要職責,尤其要在加強日常監督、長期監督上探索創新、實現突破。
近期,2018年度縣以上黨和國家機關黨員領導干部民主生活會正陸續在我市各縣區、市直和駐蚌各單位黨委召開,各級各部門領導班子和黨員領導干部從思想政治、精神狀態、工作風等方面認真查找自身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在為我市作風建設持續向好、成效初顯喝彩的同時,我們期待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把日常監督實實在在做起來、做到位,抓早抓小、防微杜漸,貫通運用“四種形態”,形成更加聚焦、更加精準、更加有力的監督。
最為重要的,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政治立場,扎實做好紀檢監察工作,尤其要進一步強化作風建設,聚焦群眾身邊的腐敗和“四風”問題,聚焦群眾的痛點難點焦點,關注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有什么問題就解決什么問題,什么問題突出就集中整治什么問題,讓人民群眾有更多更直接更實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讓老百姓感受到全面從嚴治黨就在身邊,感受到正風反腐的成效和變化。(蚌埠市紀委監委駐市委組織部紀檢監察組 張閩生)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