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家庭作為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是每個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基石,良好的家風是一個家庭最珍貴的“傳家寶”。曾子殺彘,示兒不欺;孟母三遷,斷杼教子;岳母刺字,精忠報國……這些都是中華民族注重家風家教的典范。
忠厚傳家久,詩書濟世長。自古以來,許多名門望族都把“忠、孝、廉、節”寫入家訓,代代踐行傳承,諸如《顏氏家訓》、《朱子家訓》、《包拯家訓》、曾國藩家書等家規家訓,都是從治家教子、修身處世等方面對后輩作出嚴格規范。其中,崇廉尚潔、戒貪棄污,是家風家規最精華的意義所在。
在我黨歷史上,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家風建設上也樹立了很好的榜樣:毛澤東在家風上堅持“戀親不為親徇私,念舊不為舊謀利,濟親不為親撐腰”三不原則;周恩來為家人立下“十條家規”;朱德引導子女要“接班不要接官”;彭德懷教育侄子“近水樓臺不得月”。他們沒有留給后人家財萬貫,卻留下了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的家風,體現了廉潔奉公、勤儉樸素、不搞特殊化的共產黨員本色。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多次談到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強調“家庭的前途命運同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要求“領導干部要把家風建設擺在重要位置,廉潔修身、廉潔齊家。緊密結合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揚光大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對黨員干部來說,家風關系的不僅是一身之進退、一家之榮辱,更關系到黨風政風民風的好壞。“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家風涵養作風、折射黨風、關乎政風、影響民風。家風好,作風才硬,黨風才正,政風才清,民風才淳。
家風純正,雨潤萬物;家風一破,污穢盡來。少數領導干部最終“禍起蕭墻”、廢職亡家,問題往往肇始于家風不正、家教不嚴。從近年來查處的周永康、薄熙來、徐才厚、令計劃、蘇榮、白恩培、周本順、劉鐵男等貪腐案件來看,家教不嚴、家規不正、家風敗壞,正是這些黨員干部滑向腐敗深淵的重要原因。這些“夫妻檔、父子兵、兄弟幫”,把公權視為“私器”玩弄于股掌之間,把家庭變成“權錢交易所”恣意妄為,最終的結果是“覆巢之下無完卵”,夫妻雙雙受審、父子同戴手銬、兄弟獄中“團圓”。
今年8月,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在“生活紀律”一章專門新增一條家風建設條款,“黨員領導干部不重視家風建設,對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失管失教,造成不良影響或者嚴重后果的,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處分。”從《廉潔自律準則》提出“自覺帶頭樹立良好家風”的正面倡導,到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劃出不可碰觸的紀律紅線,折射出我們黨對培育家風、涵養家教的要求達到新高度,體現出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推進。這一新增內容體現了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紀嚴于法、紀在法前,抓早抓小、防微杜漸的要求,有利于促使黨員領導干部帶頭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在管好自己的同時,嚴格教育、管理、監督配偶、子女和身邊人,從源頭上防止腐敗問題發生。
家是溫馨港灣,廉是平安之槳。良好的家風既是砥礪品行的“磨刀石”,也是抵御貪腐的“防火墻”。建設、傳承、弘揚好家風,以純正家風涵養廉政作風,讓廉潔家風代代相傳,是廣大黨員干部的責任和義務。“風成于上,俗形于下”,作為“關鍵少數”的領導干部更要帶頭加強道德修養,弘揚傳統美德,注重家風養成,涵養清正人生,做廉潔家風的傳承者、引領者、守護者。萬千黨員領導干部家風清正,黨風、政風、民風自會清風徐來、朗朗乾坤!(宣城市宣州區紀委監委派駐區法院紀檢監察組 蔡代玲)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