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隨著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的不斷深入,潁東區紀委監委在強化監督執紀工作的同時,更加注重發揮紀律審查的綜合效應,圍繞處分對象、案發單位和發案系統,通過不斷完善機制、創新舉措,積極做好紀律處分“后半篇文章”。
一律公開宣布,把“處分書”變成“警示課”
“我作為黨員領導干部,重復領取獎金是錯誤的行為,我對自己的錯誤進行深刻反思,愿意接受組織的處理,也希望其他同志引以為鑒。”這是區紀委監委執紀審查人員在區征補辦召開的黨員大會上,公開宣布一名受處分黨員的處分決定后,該名黨員發出的心聲。
為了避免黨員干部的處分決定出現“一處了之”,或是塞進檔案“呼呼大睡”的現象。今年5月份以來,區紀委監委著力提高“以案促改、以案促教”水平,在每次宣讀處分決定時,要求受處分人所在黨支部召開黨員大會,引導受處分的黨員干部在會上對違紀問題再掃描、再聚焦、再剖析,不僅說清楚違紀層面的問題,還要深入剖析問題產生的思想根源,在“紅臉出汗”的同時,從靈魂深處來一次黨性的“洗禮”。同時,組織所有參會的黨員干部逐人講感受,進一步實現人人受教育的目的。
今年以來,區紀委監委共現場宣讀處分決定28次,真正使一張紀律處分決定書變成一堂觸及靈魂的警示教育課,有效實現懲處和預防教育的有機統一。
“零距離”回訪,讓受處分干部重新煥發履職激情
“剛受到處分時,心里確實不太舒服,后來組織領導多次找我談心,不斷開導我,使我放下思想包袱,大膽干事……”一名受到黨內警告處分的鄉鎮干部在區紀委監委回訪時這樣說:“感謝組織對我的關心,我會更加努力工作,站好最后一班崗,請組織放心。”
5月份以來,潁東區紀委監委認真貫徹《關于進一步激勵廣大干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的實施辦法》精神和有關容錯糾錯激勵改革創新的重要舉措,以保障受處分人員權益為根本,切實加強對受處分人員的回訪教育。按照“分級負責”的原則,采取直接面向受處分人員本人、家庭、所在單位,重點對仍在重要崗位人員、被責任追究受處分人員、需解除行政處分或者恢復黨員權利人員進行回訪,注重做好被處分人員的思想疏導工作,幫助他們放下包袱,全身心投入工作事業中去。
潁東區正午鎮原黨委副書記曹某對此深有體會。2016年11月,因未正確履行工作職責,致使該鎮“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道路工程開標過程中出現圍標行為,曹某受到行政警告處分。在組織的幫助下,曹某逐漸從剛受處之后的灰心喪氣中走了出來,在后來的工作中更加謹慎細致,得到所在單位領導同事一致好評,并在今年11月通過組織推薦考察被提名為鄉鎮人大主席候選人。
此外,區紀委還要求受處分人員所在單位黨組織對受處分人員在此期間的學習、工作、廉潔自律情況進行鑒定,并要求受處分人員上交思想認識材料,最后由回訪小組綜合評定后填寫《受處分人員回訪教育情況登記表》并及時送達歸檔,實現全方位跟蹤掌握受處分人員思想動態,真正把回訪教育的每一個細節都做好做扎實。
紀法微宣講,用“身邊事”警醒“身邊人”
今年以來,潁東區紀委監委組織15名年輕紀檢監察干部成立宣講團,不定期深入全區各地開展紀法微宣講活動。宣講內容緊盯群眾身邊的“微腐敗”問題,圍繞脫貧攻堅、征地拆遷、城市建設、民生工程等違紀違法問題較為集中的領域,按照“既當頭棒喝,又防微杜漸”的原則,精選了一批嚴重違紀案例和運用“第一、二種形態”處置的基層農村黨員干部典型案例,與《國家監察法》、新修訂《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等內容有機融合,更好地以案明紀釋法,提升宣講的政治性、針對性和實效性。
“王忠正是在任職板橋村黨總支書記時利用職務之便,實施了貪污犯罪行為,無論是給插花鎮還是給板橋村都帶來極其惡劣的影響,我們廣大黨員干部要嚴格遵守廉潔自律各項規定,堅持把紀律規矩挺在前面,強化自身約束。”插花鎮黨委書記楊海在聽完區紀委組織的“紀法微宣講”后感慨的說道。
今年3月,插花鎮板橋村原黨總支書記王忠被潁東區紀委監委依法采取留置措施,經過審查調查,王忠因利用職務便利騙取拆遷補償款等違紀違法行為最終受到開除黨籍處分,并被移送司法機關。王忠作為插花鎮一名老資歷干部,其被查在插花鎮黨員干部中引發了不小的震動。區紀委監委趁熱打鐵,立即組織“紀法微宣講團”赴插花鎮開展了一場以“以案為鑒,警鐘長鳴”為主題的宣講活動。
目前,全區已開展微宣講17場,手受眾達2200多人次。同時,要求各發案單位以典型案例為契機,積極開展專題警示教育活動,用身邊鮮活的案例,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認真對照身邊人、身邊事,設身處地自我反省,讓他們真正受警醒、明底線、知敬畏,主動在思想上劃出“紅線”、在行為上明確界限,嚴格做到敬法畏紀、遵規守矩。(阜陽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