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秋,自古以來都是文人雅士最喜歡的創作題材。“秋作”之中常有秋蘭飄香的醉人之景,也有秋高氣爽的恬淡之情,更不乏秋風秋雨秋煞人的悲秋之感,還有秋收冬藏的希望之意。
“秋風一旦花開,天香吹散亭臺。”金桂飄香的季節,空氣中四處彌漫著沁人的香味,令人神清氣爽、心曠神怡。花期漸過,枝椏上仍有頑強的桂花不忍凋零,用生命綻放最后的絢爛,香留人間。
“秋高正好憑欄眺,黛山遠、斜陽照。”秋天的陽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秋天的風兒吹在臉上微微涼。如此時節,當遠足戶外,看看寬廣的天地,觀賞最美的秋景,沐浴涼涼的秋意,頓覺心胸豁達、云淡風輕,真是天涼好個秋。
秋落雁飛,“碧云天,黃葉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草木蕭疏,落葉飄飄。一片片凋零的梧葉似在訴說離別的哀傷與留戀,但葉落歸根,滋養大地,只為孕育新的生機。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瑟瑟秋風,百花遇霜而凋,唯有菊花傲霜盛開,看路邊的百日菊已爭相開放,她不俗不艷不媚不爭、頑強拼搏、不屈不撓。
金秋十月,收獲的季節。看田野上一大片金黃色的稻田,谷穗顆粒飽滿。秋日下,像一串串金色的鈴鐺;秋風過,像一波波蕩漾的海浪。老農們幸福地忙碌著,收割豐收,打包希望,年復一年,秋收冬藏。(青陽縣駐縣委組織部紀檢監察組 肖翠萍)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