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楊沖村,是寶地,古徽道,歷史久。立村規,定民約,大家事,齊遵守……”在青陽縣蓉城鎮楊沖村,168字的新村規民約“三字經”大家耳熟能詳。村規民約“三字經”圍繞村風民俗、生態保護、和諧家庭、道德禮儀、遵紀守法等方面,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村民易記、易懂,更容易接受,成為倡導文明新風、推動移風易俗的一個有效載體。
東至縣手繪廉政文化墻
近年來,池州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揮黨員干部帶頭作用,從關心群眾切身利益的實際問題入手,把移風易俗與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相結合,多措并舉強力推進,著力形成健康文明新風尚。
廣泛宣傳引導。發布《黨員干部帶頭開展移風易俗弘揚時代新風倡議書》,號召廣大黨員干部帶頭發揚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自覺抵制奢靡浪費之風。利用宣傳欄、電子屏、廣告牌等媒介載體常態化開展移風易俗的宣傳。創新方式,推動文明新風融入村居群眾的日常生活生產各方面場景,融入到鄉規民約,融入到儺戲、羅城民歌等民間文化,特色主題活動的開展讓文明新風得到多方位的體現。
市稅務局開展廉潔家風演講比賽
發揮導向作用。開展黨員干部“涵養清風正氣,建設廉潔家庭”活動,組織家風故事演講、巡講活動,掀起“家風”引領、言傳身教的熱潮。開展“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設置好人榜,展示好人好事、善行義舉,講述道德人物、道德格言,弘揚正能量。舉辦“明德講堂”活動,引導群眾崇德向上、見賢思齊,為移風易俗提供強大的精神力量和道德滋養。
倡導文明新風。建立道德評議會,搭建傳統美德實踐平臺,將移風易俗工作與弘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相結合,真正使傳統美德“外化于形”。提倡治理鋪張浪費之風,提倡厚養薄葬、文明治喪,反對大操大辦。同時以友善、勤儉、孝敬等為主題,充分發揮村民自治組織在移風易俗工作中的作用,制定村規民約。發揮紅白理事會的作用,遏制婚喪嫁娶大操大辦之風,逐漸形成良好的社會氛圍。(池州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