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近年來,宿松縣紀委監委機關牢記使命擔當,勇于扛起責任,迎難而上,趁勢作為, 圍繞脫貧目標、“十大工程”, 帶領扶貧幫扶聯系村涼亭鎮夏家村在脫貧致富的道路上砥礪前行。
政治站位高。群眾要致富,要解放故舊老化的思維,徹底擺脫“等靠要”的思想,牢固樹立堅定的紅色信仰,以理論武裝頭腦,沉下心、撲下身,深入村、戶、人,準確掌握貧困戶的家庭情況、經濟狀況、致貧原因、及其所需所急所盼,細化制定個性化幫扶方案,針對不同時段不同問題,謀劃實施好幫扶工作。
提振“精氣神”。張貼有針對性的標語和宣傳口號,開設脫貧致富奔小康夜校,教育引導突出感恩教育,提升貧困戶的脫貧積極性。通過入戶拉家常和動手幫農忙等方式,與貧困群眾認親戚、交朋友,對一些群眾不理解、有意見的工作多溝通解釋,力爭理解、信任和支持。加強貧困群眾生活習慣的教育引導,引導督促廣大群眾自覺形成講衛生、愛清潔的良好生活習慣。
鍛造“主心骨”。以抓黨建引領脫貧攻堅,開展支部結對共建,發揮黨員與黨員、黨員與組織、組織與組織的龍頭作用,主動與夏家村黨支部開展“結對幫扶互聯共建”活動,重溫入黨誓詞,積極宣傳黨的十九大精神、黨中央和省、市、縣委關于“三農”與扶貧工作方針政策,為全體黨員同志講黨課,從制度建設入手,幫助村“兩委”完善議事規則、“三會一課”“三重一大”等制度。每個黨員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使自己成為大家學習的榜樣,激發群眾致富的內生動力。(安慶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