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今年以來,太和縣紀委監委聚焦主責主業,忠誠履職,主動適應監察體制改革新形勢、新要求,認真履行監督執紀問責和審查調查處置兩項職責,努力推動全縣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向縱深發展。1至8月,全縣紀檢監察機關共處置各類問題線索860件,立案481件,黨紀政務處分324人。
加強制度建設,提升辦案能力。針對鄉鎮紀委辦案力量薄弱等問題,建立縣紀委監委鄉鎮紀檢監察工作室對應聯系工作機制,按照“統一協調、就近整合、優勢互補、有利工作”的原則,持續探索開展片區協同辦案機制,指導和審核鄉鎮紀委開展執紀審查業務。充分發揮辦案骨干和老同志的“傳幫帶”作用,使辦案工作不“斷層”、能“接力”,切實增強執紀力量。同時,為加快監督、調查、處置與監督、審查、審理的磨合,太和縣紀委監委積極探索實踐監察運行機制,理順業務流程,制定《執紀審查提質提效實施辦法》《問題線索管理辦法》等7項制度,做好紀法銜接、法法銜接工作。
堅持抓早抓小,踐行“四種形態”。注重把握“樹木”與“森林”狀況,積極踐行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在早發現上深化、在分類處置上深化、在用好第一種形態上深化、在談話函詢上深化,一般性問題及時約談提醒、抓早抓小,督促整改銷號;對發現問題嚴重需要追究紀律責任的,根據干管權限,及時移交調查處理,嚴肅責任追究。1至8月,共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處理762人次,其中,運用第一種形態434人次,占比56.96%;運用第二種形態276人次,占比36.22%;運用第三種形態32人次,占比4.2%;運用第四種形態20人次,占比2.62%。
加大協作配合,形成震懾效應。把懲治“蠅貪”同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結合起來,發揮反腐敗協調小組職能作用,加強與政法機關的協作,建立涉黑涉惡問題線索雙向移送反饋機制,整合力量,加大對涉黑涉惡腐敗問題線索查處力度。堅持全覆蓋、無禁區、零容忍,堅持重遏制、強高壓、長震懾,健全紀檢監察機關與司法機關、審計部門的聯動協調機制,通過信息共享、溝通交流、協作處理等方式,增強查辦案件整體合力,推動反腐敗斗爭不斷向縱深發展。
深化政治巡察,發揮利劍作用。縣委巡察工作堅持巡察政治方向,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政治巡察,對被巡察單位進行全面“政治體檢”,抓實巡察后半篇工作,抓好問題整改,用好巡察成果,努力實現巡察成效最大化,確保全面從嚴管黨治黨各項要求落到實處。巡察意見反饋,指出“病癥”、查找“病因”、剖析“病害”,提出標本兼治的對策建議,倒逼被巡察單位舉一反三,加強制度建設,嚴防“一巡了之、巡后再犯”。同時,堅持發現問題該核查的必須核查,該立案的必須練;該處理的必須依紀依法依規按程序處理;以上該核查、該立案、該處理的沒做的,該倒逼問責的必須問責。今年以來共開展5輪巡察工作,移送問題線索134個。(阜陽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