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把黨的群眾路線貫徹到治國理政全部活動之中,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以人民群眾利益為重、以人民群眾期盼為念,真誠傾聽群眾呼聲,真實反映群眾愿望,真情關心群眾疾苦。”
《條例》群眾紀律部分,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維護群眾利益的重要論述,著眼于解決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充分吸收黨章以及相關黨內法規的規定,與時俱進予以充實完善:
一是明確規定了侵害群眾利益行為的從重加重情節。黨的十九大對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出明確要求。當前,扶貧領域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作風頑疾猶存,在一些地方和部門還很突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強扶貧資金管理使用,對挪用乃至貪污扶貧款項的行為必須堅決糾正、嚴肅處理。為確保脫貧攻堅進程,維護貧困群眾利益,《條例》第一百一十二條新增第二款,明確規定在扶貧領域有侵害群眾利益行為的,從重或者加重處分。
二是新增利用黑惡勢力欺壓群眾、充當黑惡勢力“保護傘”等行為的處分規定。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依法打擊村霸黑惡勢力”,“對基層貪腐以及執法不公等問題,要認真糾正和嚴肅查處,維護群眾切身利益,讓群眾更多感受到反腐倡廉的實際成果”。貫徹黨中央要求和《關于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的通知》等文件規定,《條例》新增第一百一十五條,規定利用宗族或者黑惡勢力等欺壓群眾,或者縱容涉黑涉惡活動、為黑惡勢力充當“保護傘”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或者留黨察看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黨籍處分。
三是完善對不作為亂作為等損害群眾利益行為的處分規定。《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指出,一些黨員、干部包括高級干部“庸懶無為”。當前,在服務群眾方面,有的單位雖然表面上“門好進、臉好看”,但還是“事難辦”,將過去的“管卡壓”變成了現在的“推繞拖”。十九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工作報告強調,重點糾正一些領導干部愛惜羽毛、回避問題、庸懶無為,一些基層干部不作為、亂作為、冷硬橫推問題。對此,《條例》第一百一十六條在“對涉及群眾生產、生活等切身利益的問題依照政策或者有關規定能解決而不及時解決,造成不良影響的”中,充實了“庸懶無為、效率低下”的違紀情形;增加“其他不作為、亂作為等損害群眾利益行為”的兜底條款。
四是強化對搞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等行為的處分。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求真務實、真抓實干,做工作自覺從人民利益出發,決不能為了樹立個人形象,搞華而不實、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當前,一些地方熱衷于打造領導“可視范圍”內的項目工程,而不考慮客觀實際,“不怕群眾不滿意,就怕領導不注意”。《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規定,“對一切搞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和‘政績工程’的行為,要嚴肅問責追責,依紀依法處理”。對此,《條例》第一百一十七條在“不顧群眾意愿,盲目鋪攤子、上項目,致使國家、集體或者群眾財產和利益遭受較大損失的”中,充實了搞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等違紀情形,并將處分檔次由留黨察看提高到開除黨籍。(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法規室 王一超)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