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今年以來,靈璧縣紀委監委準確把握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深層次內涵,持續在“勤澆樹”“正歪樹”“治病樹”“拔爛樹”上加壓使勁、正本清源,不斷凈化地方政治生態。今年1-8月份累計運用“四種形態”處理382人,其中第一、第二種形態處理占78.8%。
密織監督網,深挖問題線索。充分發揮4個鄉鎮工作室和13個派駐紀檢監察組“監督哨”作用,將監督觸角延伸至最基層,擴展到每名公職人員,建立橫向全到邊、縱向到全連接的監督網絡。以發現問題為起點,深挖問題為重點,持續深挖問題線索,全面總結梳理問題,確保線索不漏一個,問題不少一條。
召開分析會,研判具體案情。在深挖問題線索的基礎上,召開專題會議研判具體案件情況,根據不同違紀情節、性質、危害和認錯悔過態度,全面、客觀、公正分析具體案件,堅持抓早抓小,動輒則咎,并以嚴管就是厚愛為原則,重點把握“紅紅臉、出出汗”的首道防線,嚴肅查處三類重點人群,將“四種形態”用活用透用出成效。
做實“后半篇”,深化辦案效果。本著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則,對運用“四種形態”處理案件的當事人進行持續跟蹤回訪,聽其言、觀其行,堅決防止和糾正“一處了之”,切實做好執紀審查的“后半篇文章”,既幫助犯錯誤的同志“站起來”“再出發”,又發揮典型案件的警示教育作用,以身邊事教育身邊人,持續深化審查調查的政治效果和社會效果。(宿州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