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jiān)察委員會 | 未經(jīng)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qū)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楊繼宗,明朝一代名臣,官職不高,僅至按察使,但卻因清廉名著青史。成化年間,被稱為“明朝天下第一清官”。
廉
楊繼宗一生清廉,不私一錢。楊繼宗三朝為官,那時的官場環(huán)境已不像明朝初期那么嚴整,官吏貪腐漸成風氣,楊繼宗“出淤泥而不染”,當時掌權的太監(jiān)汪直都承認:“天下不愛錢者,惟楊繼宗一人耳。”楊繼宗他每次到達上任地方,都要先打水將廳堂沖洗后再處理政務,并且說這樣做是要清除污穢。可見當時官場風氣惡劣和楊繼宗的對貪腐的痛恨。
楊繼宗被破格升遷為浙江按察使時,因多次冒犯太監(jiān)張慶,張慶哥哥張敏在司禮監(jiān),經(jīng)常在憲宗面前詆毀楊繼宗。憲宗有一次問道:“得非不私一錢之楊繼宗乎?”張敏此后再也不敢說楊繼宗的壞話。
正
楊繼宗因廉而正,剛正不阿。御史孔儒來嘉興清理軍籍,很多人員被他鞭撻而死。楊繼宗張榜告示說:“有被御史杖責致死的,來府衙報告名姓。”孔儒十分惱怒。楊繼宗據(jù)理而爭,認為孔儒越權辦事。孔儒在道理上爭辯不過楊繼宗,但心里卻深為忌恨。臨行前,孔儒突然闖入楊繼宗府中,打開楊繼宗的箱筐察看,里面只有幾件舊衣而已,慚愧而去。
明朝的宦官權傾朝野,地方官員一般都會給宦官贈送錢物。楊繼宗耿直,只給經(jīng)過嘉興的宦官送一些菱角、芡實、歷書等不值錢的東西。也有宦官直接向楊繼宗索要錢財,楊繼宗就讓宦官去領取庫中金銀,但要求宦官簽名畫押,宦官哪敢接受。楊繼宗的剛正不阿被世人稱贊,但也得罪不少奸佞小人,在官場上屢被排擠。
明
楊繼宗明察事理,遵守規(guī)矩。他任知府時,拜見上司一定身著朝服,入京朝覲謁見吏部時也是這樣。有同僚告訴他可以不用這樣,楊繼宗卻言:“這是朝廷的法服,這時不穿,什么時候穿呢?”楊繼宗的行為看似“拘小節(jié)”,其實卻是守規(guī)矩的表率。
楊繼宗得知母親去世的消息,立即離任出行,來到驛站,將準備好的官署中東西全部移交給給官府,只帶著一個仆從和幾卷書回去為母親守喪。守喪結束后,楊繼宗出任右僉都御史巡撫順天府。當時京城內有很多權貴的莊田,楊繼宗只要發(fā)現(xiàn)權貴侵占百姓產(chǎn)業(yè)的,就立即奪回還給百姓。楊繼宗還巡查邊關要塞,使武器裝備得到很大整飭。
憫
楊繼宗悲天憫人,心腸慈厚。他任浙江按察使的時候,有管倉庫官吏的十余人因缺少庫糧被關在獄中,以至于要賣掉子女賠償短缺庫糧。楊繼宗得知后可憐他們,認為其中有隱情,想從寬處理,卻沒有理由。有一天,他留心讓人稱量一下他自己的月俸銀,發(fā)現(xiàn)超出了他應該得到俸祿,再量別的官吏俸銀,也都如此,因此查明了倉庫短缺庫銀的原因,他準備如實上報,其他官吏都很害怕,甘愿捐出俸祿代替?zhèn)}吏賠償,因此十余名倉吏獲釋。楊繼宗的一個善舉避免了十幾個家庭妻離子散的悲劇。
楊繼宗在自己一篇書法中寫道“一生清虛靜泰,少私寡欲,無外物……以醇泊獨又守之,以一養(yǎng)之,以和為貴……”可見其清志也。(泗縣紀委監(jiān)委 張凱)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jiān)察委員會 | 未經(jīng)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qū)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