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為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關于“三大攻堅戰”的決策部署,宿州市紀委監委出臺《關于充分發揮紀檢監察職能全力服務保障“三大攻堅戰”的意見》,聚力三大攻堅戰,建立九項重點工作舉措,為打好“三大攻堅戰”提供堅強政治保障。
聚力服務保障防范化解風險攻堅戰。針對政治安全、意識形態安全、經濟安全、金融安全、社會安全、公共安全、網絡安全、生態安全等重點領域,壓緊壓實主體責任,切實加強監督檢查,對貫徹落實上級決策部署自行其是、各自為政、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行為進行嚴肅問責;緊盯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從嚴查處腐敗問題,重點查處政治問題和經濟問題相互交織形成利益集團的腐敗問題,著力解決選人用人、審批監管、資源開發、金融信貸、工程招投標以及房產開發等方面的腐敗問題,持續釋放越往后執紀越嚴的強烈信號;積極構建新型政商關系,監督檢查《宿州市關于推動構建新型政商關系的實施意見》貫徹落實情況,暢通政商交往違規違紀行為信訪舉報渠道,重點督查黨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違反“十條不準”和非公有制企業經營者違反“五項規范”等行為,加快創優“四最”營商環境。
聚力服務保障精準脫貧攻堅戰。持續開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持續加大對貪污侵占、行賄受賄、虛報冒領、截留挪用、揮霍浪費、吃拿卡要、優親厚友,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盲目決策、弄虛作假、數字脫貧,扶持對象、措施到戶、脫貧成效不精準等突出問題的整治力度,確保扶貧工作務實,脫貧過程扎實,脫貧結果真實;完善常態長效治理機制,總結推廣好做法、好經驗,找準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的癥結,舉一反三,建章立制,堵塞漏洞,逐步健全完善保障精準脫貧攻堅戰的長效機制;加大對群眾身邊腐敗和不正之風問題“點名道姓通報曝光”力度,多形式開展警示教育,著力增強黨員干部脫貧攻堅的紀律意識、規矩意識。
聚力服務保障污染防治攻堅戰。圍繞嚴格落實環境保護“責任制”,深入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嚴格實行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制定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清單,健全環境保護督察機制,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打好碧水保衛戰,推進凈土保衛戰;聚焦環境保護“著力點”,重點圍繞大氣污染防治、城市污水治理、黑臭水體整治、固體廢物污染防治等突出環境問題開展監督檢查,嚴肅追責問責,以鐵腕執紀維護“綠水青山”;打好執紀問責“組合拳”,加強與上級部門的互聯互通,強化與組織、發改、環保等部門的協作配合,深入開展重點區域、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專項督察及“回頭看”,綜合運用督查、交辦、巡查、約談等手段,嚴肅監督執紀問責,堅決守住生態紅線和環保底線。
為推動九項重點舉措落地落實,市紀委監委要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和廣大紀檢監察干部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將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和省、市決策部署上來,明確職責定位,積極主動作為,嚴格依規依紀依法履行職責,從嚴查處責任不實、作風不嚴和腐敗問題,以強有力的追責問責推動“三大攻堅戰”取得實實在在成效;加強與金融、環保、扶貧、檢察、審判、審計等相關職能部門協調聯動,建立健全信息共享、問題線索排查、案件查處等工作機制,推動紀法貫通、法法銜接,確保形成服務保障“三大攻堅戰”的強大合力。(宿州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