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近日,按照全縣“講嚴立”專題警示教育活動方案要求,觀看了太和縣原縣委書記劉家坤的貪腐警示教育片,感慨頗深。
作為太和縣原縣委書記,劉家坤曾一路鮮花、掌聲追隨,因業績突出,先后被評為“國土衛士”、“勤廉兼優干部”。然而,后來由于深陷婚外情,“糊涂的愛”致使其人生之路偏離航向,理想信念被享樂、貪欲所腐蝕,也因此從“國土衛士”墮落為“土地巨貪”,從“明星干部”淪落為“階下囚”。
劉家坤曾在懺悔錄中這樣寫到:“2004年,我的哥哥、阜陽市中級法院原院長劉家義因犯受賄罪被判刑入獄。鮮花、掌聲以及血的教訓,讓我一度時刻牢記宗旨、勤廉工作。但隨著工作崗位的變換、經濟和社會活動的頻繁,特別是擔任縣委書記時間一長,我逐漸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開始向往燈紅酒綠的生活,頂不住奢華生活的誘惑,耐不住嚴守紀律的寂寞,守不住苦行僧式的生活方式。為黨的事業奮斗終生的理想信念出現滑坡,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及時行樂的思想占了上風。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情為民所系的共產黨員的操守,在我身上也變為權為錢所用、利為己所謀、情為樂所系。”
生活作風出問題,往往是黨員干部蛻化變質的開始。從近年查處的貪腐案件看,幾乎每個貪官的背后都有一個或者n個貪婪的女人。黨員干部一旦生活作風上打開缺口,道德防線便會全面失守,把花天酒地、聲色犬馬視為“瀟灑人生”,從而背離了為人民服務的初心,最終必將墜入犯罪深淵。
黨員干部一定要加強生活作風建設,保持良好形象,孝敬父母、愛護妻兒。習近平總書記格外重視家庭幸福,他和夫人彭麗媛,相親相愛、相互扶持,在生活作風上,為廣大黨員干部們樹立了一個好榜樣。“禍生于淫逸,患始于聲色。”“聲色者,敗德之具。”領導干部權力在手,一旦沉溺聲色,必定喪失信念、喪失原則,從而使心理底線徹底崩塌、墜入貪腐深淵。因此,黨員干部應加強生活作風建設。保持艱苦奮斗、清正廉潔、情趣健康的生活作風,既是黨的性質決定的,更是黨員干部必須堅守的生活準則良好的生活作風也是黨員干部的一面”鏡子”,是其生活態度、道德品質、思想修養和個人形象等在日常生活中的綜合反映。
黨員干部一定要加強自律,守住道德底線。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重慶代表團審議時的講話時指出,黨員干部要慎獨慎初慎微慎欲,培養和強化自我約束、自我控制的意識和能力,做到“心不動于微利之誘,目不眩于五色之惑”。要管好自己的生活圈、交往圈、娛樂圈,在私底下、無人時、細微處更要如履薄冰、如臨深淵,始終不放縱、不越軌、不逾矩,增強拒腐防變的免疫力。因此,黨員干部應加強自律、恪守道德規范,時刻注重自身的言行和個人形象,要像保護自己的眼睛一樣珍惜自己的政治聲譽,保持思想道德上的純潔性。心不廉則無所不取,心無防則無所不為。管不住自己的“心魔”,必將為外物所役;頂不住眼前的誘惑,注定會突破底線。要知道“最硬的是法律,最嚴的是紀律,最需要的是他律,最重要的是自律”。
“清越而瑕不自掩,潔白而物莫能污”。作為一名黨員干部尤其是領導干部,不僅要在工作上盡職盡責,也要在生活中保持健康向上、清正廉潔的生活作風,嚴以修身,正心明道,陶冶情操,凈化靈魂,用清白、坦蕩維護黨的形象和威信,永葆人民公仆本色。(太和縣紀委監委 秦麗敏)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