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歙縣紀委始終以爭創“安徽省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工作示范點”為目標,創新開展“執紀理念深化年”“體制機制建設年”等主題活動,著力建設一支讓黨放心、人民信賴的紀檢監察干部隊伍。
創新學習方式,凝聚思想共識。把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黨的十九大精神作為重要政治任務,堅定理想信念,凝聚思想共識。一是開設“徽府清風夜譚”。作為機關支部的黨建品牌,開設每月一期夜譚,每期安排2位黨員主講,談工作體會和人生感悟,其它黨員逐一進行點評。通過交流分享,著力提升全體黨員“勤于思考、提筆能寫、開口能說”的實戰能力。二是成立“歙州清風宣講團”。由縣紀委牽頭,抽調縣委組織部、縣委宣傳部、縣檢察院、縣委黨校、縣審計局等單位的業務骨干參與,組建宣講團,面向各鄉鎮、縣直單位,采取“組團式”和“點課式”宣講,重點宣傳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形勢、黨紀法規及典型案例等,強化黨員干部的遵紀守法意識。已累計宣講60余期。三是創新“以案釋紀”新模式。堅持每年從本地查處的案件中選取10余個典型案例進行剖析,編印警示教育讀本;組織黨員干部旁聽案件公開庭審,制作黨紀法規及警示教育圖片展,通過文件、網站、微信等載體,先后7批次對77起典型案例進行點名道姓公開通報;出臺運用黨內組織生活鞏固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相關制度規定,讓違紀黨員現身說法,其它黨員對照自查,達到“查處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
立足徽州特色,弘揚家國文化。立足歙縣作為徽文化發祥地這個特色資源優勢,深入探究并汲取其中廉潔元素和政治智慧。一是攝制家規家訓專題片。挖掘新安名醫世家“張一帖”的家訓家規故事,拍攝制作專題片《安徽歙縣'張一帖':大醫精誠 傳家有道》,于2017年2月7日在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推出,受到社會廣泛關注。二是成立王茂蔭思想研究會。圍繞馬克思《資本論》中提到的唯一中國人——王茂蔭,成立王茂蔭思想研究會,系統化探究王茂蔭清正廉潔、直言敢諫的崇高品格以及在政治、經濟、人才等多領域的思想內涵。結合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舉辦紀念王茂蔭誕辰220周年暨首屆歙縣茂蔭論壇,通過獨特視角將學習馬克思主義落到實處。三是編印《陶行知家書》。收集整理了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從1915年到1946年間所寫的240封家書,編印《陶行知家書》,字里行間,流露出陶行知先生對母親的敬重孝順、對妻子的深情厚誼、對子女的誠信教育以及濃厚的家國情懷,體現其“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無私奉獻精神以及言傳身教的人格魅力。
豐富淬火平臺,鍛造執紀尖兵。為適應全面從嚴治黨的形勢要求,狠抓紀檢人才隊伍建設,多舉措鍛造監督執紀問責和監督調查處置的“行家里手”。一是狠抓培訓提升。通過委托辦學、系統培訓、掛職鍛煉、現場教學等方式,全方位提升紀檢干部綜合素質和履職能力。同時,堅持每年開展紀律審查能手和優秀信訪辦理件、優秀立案卷評比,激發比學趕超意識。二是加強實踐鍛煉。建立縣紀委機關干部聯系點制度,明確每名機關干部分別聯系1—2個鄉鎮和1個縣直單位,設立“試驗田”,實現工作調研和監督指導“雙聯動”。實行月調度、季匯報、半年分析、年度考評,對紀檢干部履職情況進行全程跟蹤管理。三是堅持鐵腕執紀。持續開展正風肅紀“一月一主題”督查活動,加大明察暗訪和公開曝光力度,截至目前,共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典型案例26起26人,其中黨紀政務處分23人。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全縣共接受信訪舉報386件次;處置違紀問題線索804件;立案321件,結案282件,給予黨紀政務處分255人,移送司法機關處理5人。(黃山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