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1979年,一個光頭布衣,粗喉大嗓的中原漢子站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向8億中國農民宣讀建設農業現代化的倡議書。他的身上有“全國民兵英雄”“全國植棉能手”“全國特級勞動模范”這樣的頭銜,他的人生履歷中,也出現過“新鄉縣委副書記”“新鄉地委書記”這樣的職務。20世紀50年代起的半個多世紀里,他的名字響遍中國大地。他曾9次見到毛澤東、5次同鄧小平交談、11次同江澤民握手、13次和胡錦濤合影、14次進京觀禮。中共中央組織部更是把他的名字與雷鋒、焦裕祿、王進喜、錢學森列在一起,作為解放以來在群眾心目中享有崇高威望的共產黨員優秀代表。2009年,他被評為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之一。他有一個工作了51年的崗位—河南省新鄉市劉莊村黨委書記,他的名字叫史來賀。
周末,看了電影《大地赤子史來賀》,影片講述了全國勞動模范史來賀,以共產黨人的奉獻精神和滿腔熱情,帶領群眾把一個昔日十里八鄉有名的窮村改變成富裕新村的感人故事。史來賀,1930年生于河南省新鄉市劉莊村,那是一個在解放前一年就餓死60多人的村莊。長期以來,當地流傳著這樣一首民謠:方圓十里鄉,最窮數劉莊。住的土草房,糠菜半年糧。逃荒把飯要,忍痛賣兒郎。1949年,史來賀加入中國共產黨。1952年,22歲的史來賀當選為劉莊村黨支部書記,并立下了“跟黨走,拔掉窮根,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的莊重誓言。
“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干部,干部看支書”,1952年秋季,劉莊連降大雨,小麥發霉生芽,史來賀帶領村民一面改水排澇,搶種蘿卜、蔓菁,辦豆腐坊、粉坊,解決了群眾的吃飯問題,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竟吃上了白面饃和餃子,令周邊村莊村民羨慕不已。自他上任黨支部書記之日起,便帶領村民采用車推、肩挑、人抬的方式,起崗填溝,拉沙蓋堿,用了整整20年,硬是把凹凸不平的“鹽堿洼”“蛤蟆窩”改造成現代化農業園區。史來賀還潛心研究棉花種植技術,使皮棉平均畝產達到當時全國平均產量的3倍。1957年,棉花高產的劉莊,成為全國農村先進典型。史來賀常說:“黨領導人民走社會主義道路,就是讓大家都過上好日子。如果群眾過不上好日子,那就是咱共產黨人沒本事。” 1964年,史來賀花了90元錢從新鄉買回了兩頭跛腿奶牛和一匹瞎眼母馬,經過精心飼養,兩頭牛變成了一群牛,一匹馬變成了大馬群,劉莊組建了自己畜牧場,劉莊村民喝上了自產牛奶。
史來賀特別強調正確處理三種關系:一是中央路線方針政策和本村實際的關系;二是對上級負責和對群眾負責的關系;三是有主心骨和不斷創新的關系?!拔母铩睍r期流行著“寧要社會主義的草,不要資本主義的苗”的口號,史來賀說:“咱農民沒苗咋吃飯?誰要草就叫他吃草好了,咱要除草留苗?!彼斨鴫毫Ω闵a,先后辦起了機械廠、面粉廠等集體企業,使劉莊逐步形成以工促農、以工養農的產業格局。1984年,人均收入跨過千元大關的劉莊,購買了一架蜜蜂三號小型飛機,用于滅蟲、施肥,成為全國第一個購買飛機的村莊。1985年,史來賀又引進高科技生物工程技術,建成了全國最大的肌苷生產基地—華星藥廠,加快了劉莊的工業化進程。他嘴上常掛著這樣一句話:“黨員干部只有汗水、露水,沒有油水?!彼c家人“約法三章”:一不準搞特殊,二不準謀私利,三不能脫離群眾。他當劉莊村黨委書記的50多年里,妻子沒有乘過他的車,5個孩子也都安分守己的做事做人。
“天不怕、地不怕”的史來賀也有“兩怕”:一怕在群眾中孤立,二怕在群眾中孤獨。在73年人生歲月里,他身不離農村,心不離群眾,手不離勞動。1977年,被任命為新鄉地委書記后,他要求兼任劉莊大隊支書,平時仍在劉莊辦公。他曾風趣的說:“我這個‘史’啊,是‘吏’字少一橫,不當官兒?!彼⒅卮迕竦乃枷胝谓逃?,村里建立了黨委聯系支部、支部聯系黨員、黨員聯系農戶的思想政治網絡。在劉莊,每家選出家庭組長,在思想政治工作上形成村上管、廠里管、家里管的“三管”模式,真正實現了“齊抓共管”。他經常運用新舊社會對比、改革開放前后對比、待遇與貢獻對比,啟發、引導群眾自己教育自己。在史來賀任村支書的半個多世紀里,劉莊沒有發生一起經濟和刑事犯罪,也沒有出現過一起黨員違紀案件。
反觀當下中國農村,“一身布衣,兩腳泥巴”,不怕苦、不怕吃虧的黨員干部少了,“趕牌場、串酒場”,燈紅酒綠,游戲“民”生的黨員干部多了;身不離農村,心不離群眾,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的黨員干部少了,“端起碗來吃肉,放下筷子罵娘”,飽食終日、無所用心的黨員干部多了;不搞特殊、不戀權勢、不圖虛名、不謀私利的黨員干部少了,唯“利”是圖、唯“財”是舉、利欲熏心、利令智昏的黨員干部多了;“說話有人聽,號召有人應”“村魂”“主心骨”式的黨員干部少了,濫用權力、中飽私囊、雁過拔毛、優親厚友的黨員干部多了;“撐起來是傘,蹲下去做牛”的黨員干部少了,“站起來是皮,坐下去是泥”的黨員干部多了;“擰成一股繩,甩開膀子干”,凝心聚力,團結實干的領導班子少了,心藏“小九九”,離心離德,拉幫結派,勾心斗角的領導班子多了。
究其原因,是因為部分農村黨員干部信仰缺失,精神 “缺鈣”,黨性觀念不強,宗旨意識淡化。有的缺乏對黨忠誠、為民造福的政治擔當;有的對名利得失不能坦然面對,對各種誘惑不能自覺抵御;有的個性不夠鮮明,不敢堅持原則,怕得罪人,不敢動真碰硬。這些黨員干部骨頭軟了,靈魂散了,最后一步步滑向破紀破法乃至犯罪的深淵,著實令人惋惜。
新時代,需要更多“史來賀”式的農村黨員干部,勇當先鋒,扎根基層,挑起重擔,帶領更多的群眾,把共同富裕的道路越走越寬、越走越好。農村黨組織的帶頭人需要時刻把群眾記掛在心頭,常思群眾冷暖,常解群眾憂思,有想法,有作為,真正起到“村魂”“主心骨”“領頭雁”作用。基層紀檢監察機關要加大監督執紀執法力度,從嚴從快懲治農村各種“微腐敗”,通過完善約談、函詢、誡勉談話,對農村黨員干部廉潔履職情況進行全程留痕監控、動態管理評價。同時也要重視預防教育,筑牢思想防線,以先進事例引領風尚,用身邊的反面案例告誡警示,督促農村黨員干部正確行使手中權力?;鶎蛹o檢監察機關要經常運用監督執紀“第一種形態”進行“咬耳扯袖”“紅臉出汗”,對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早發現早糾正,將問題消除在萌芽狀態,以打鐵的精神鍛造一批心中有民、埋頭苦干“中國村魂”式的農村當家人、領路人。(滁州市瑯琊區紀委監委 張登陽)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