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線索來源】
2017年8月,懷遠縣紀委在執紀審查中發現淝河鄉河嘴村村委會委員、報賬員唐奎俊存在涉嫌違規騙取補貼的問題線索,縣紀委立即啟動扶貧領域問題線索快速核查機制,迅速組織人員對相關問題線索進行核實。
【情況調查】
唐奎俊自1996年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在村里擔任村報賬員的職務,是二十余年的“老會計”,村里的各類救助資金的審核上報工作也一直由他負責。2010年10月,河嘴村村民柏某欲申請危房改造救助資金,唐奎俊知曉此事后,便打起了歪主意。他借申請危房改造程序需要的名義,向柏某索要了身份證,隨后私自以柏某名義開設銀行賬戶。拿到柏某的存折本后,唐奎俊并未將存折交還給柏某,而是私自收了起來。在柏某危房改造申請獲批后,唐奎俊既沒有把獲批情況告之柏某本人和其他村干部,也沒有按規定公示,而是悄悄把之前已經辦理好的銀行賬戶直接上報,將柏某的4000元危房改造資金據為己有。
2011年,柏某又獲批了一戶四人的低保救助金,唐奎俊再次利用自己負責上報“一卡通”賬號的便利,將之前私自辦理的柏某銀行賬號上報為柏某享受低保金的賬號,依舊沒有告之柏某本人。2011年8月至2016年1月,該賬號共收到低保救助金和救災金計33811.8元。從危房改造款到低保救助金,唐奎俊先后從該存折支取了本屬于柏某的救助款共計37000余元,用于其家庭日常開支。嘗到了甜頭的唐奎俊故技重施,再次通過私自開通村民唐某某銀行賬戶并上報的方式,騙取唐某某救助金13029元。
而這些僅是唐奎俊違紀行為的一小部分。多年來為騙取國家各類救助資金,唐奎俊可謂花樣百出,從虛構村民騙取五保資金,到違規將親屬列為救災救濟對象,以親屬名義虛報退耕還林面積騙取補償款,再到私自為不符合條件的子女辦理低保,多年來,唐奎俊涉案違紀資金總額高達15萬余元。
經查,唐奎俊身為共產黨員,違反國家法律法規規定,利用職務上的便利,采用騙取手段非法占有救災、救濟、低保、五保、林業和農業補貼,涉嫌貪污犯罪;虛列開支,套取村集體資金并占為己有;履行職責不到位,低保審核把關不嚴。另外,河嘴村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違規報銷招待費,唐奎俊應負直接責任。
【處理結果】
2018年5月8日,經懷遠縣紀委常委會議、監委委務會議研究決定,給予唐奎俊開除黨籍處分,并將其違紀所得上交國庫,相關涉嫌犯罪問題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違紀者說】
“我在虛報材料的時候,其實也在受到內心的譴責”,在懺悔書中,唐奎俊寫道:“因為一些蠅頭小利,讓私欲沖昏了頭腦,從而一步步陷入深淵,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真正領會到‘世上沒有后悔藥’。”
【執紀者說】
扶貧領域的違紀違法問題,直接蠶食了貧困群眾的“獲得感”,損害了黨在人民群眾心目中的形象。唐奎俊作為村報賬員,多年來利用負責上報救助資金的職務便利,采用騙取手段非法占有多種補貼款,在群眾中造成了極為惡劣的影響,并隨著私欲的膨脹逐步滑向犯罪的深淵。紀檢監察機關要進一步把目光聚焦在扶貧領域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上,以“零容忍”的態度扎實開展扶貧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專項整治,用鐵的紀律堅決捍衛貧困群眾的切身利益,在脫貧攻堅的道路上絕不讓任何一名貧困群眾 “掉隊”。(懷遠縣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