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五月,春天已經慢慢走遠,夏天慢慢向我們走來,每個月下村了解貧困戶家庭的生活情況以及相關政策的落實情況,和群眾深入交流,已成為基層紀檢監察干部一項重要的工作。
早晨七點五十我們就驅車前往目的地,走在鄉村整潔的道路上,迎著帶有一陣陣花香的微風,不一會兒,就到了一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家中雖然只有簡簡單單的陳設,但是地面打掃的干干凈凈,桌椅擺放的整整齊齊,該戶姓王,一共有六口人,戶主幾年前患有大病,花掉了家中所有積蓄,經過這幾年的治療,情況慢慢好轉。
走入屋內,王大爺急忙搬凳子讓我們坐下,我們還沒問兩句話,王大爺就激動的說:“以前我總以為村干部都是‘救急不救貧,只救對眼人’,像咱家這種情況,不會有人來幫助我們的,沒想到村書記和駐村工作隊及時來咱家了解情況,通過評議把咱家納入貧困戶,現在衣食住行都變好了,共產黨真是我們全家的恩人啊。”
在和王大爺的交談中,我們發現他們一家人都積極樂觀,王大爺的兒子也在村委會的幫扶下在鎮上做起了小生意,這天正要去鎮上送貨,他一邊搬著貨物一邊說道:“別看我是個大老粗,我可天天都看新聞聯播,從中央到地方,都特別關心咱生活困難的老百姓,習主席都經常看望貧困戶呢,現在真的不一樣了,咱村里只要有啥重要的事情,都會通知大伙去開會,一起商量怎么干,現在的村里的風氣甭提有多好了。今年咱家一定能脫貧,我要把貧困戶的帽子扔到太平洋里去。”從這一席話中我聽出了全家人對脫貧的信心,從脫貧政策得到的實惠,以及對黨員干部作風轉變的肯定。從他們的眼神中我也看到了扶貧領域一股正氣已經吹進千家萬戶,更吹進了老百姓的心里。
從王大爺家出來,我們路過了一家小超市,一個牌子引起了我們的注意,上面寫著“有困難找駐村工作隊”,并附上工作隊成員姓名和電話號碼,走進超市,正好有幾個村里的大爺大媽在買東西,我指著牌子問道:
“你們都認識這牌子上的人嘛?”
“你說他啊,認識,怎么能不認識呢,經常看到他和村書記走村入戶,每次村里開大會都有他,上個月評議貧困戶我也去了,我還投了一票呢,現在村里干部比這超市的秤還公平”。一位大媽說。
“你瞧照片上駐村隊長這么白,他現在曬得比我都黑。”說完大家都哈哈大笑起來,這笑聲不僅是對駐村干部工作的認可,更是對他們務實公正的工作作風的認可。
不知不覺中,一天的走訪就快結束了,這時再走在鄉村的道路上,不知道為什么,總感覺路面比來時還干凈,沒有一點灰塵,頓時覺得這鄉村的道路就如同扶貧之路,扶貧之路哪怕有一丁點灰塵,老百姓都會看在眼里,而我們也會不遺余力清灰除塵。
2018年作為脫貧攻堅作風建設年,上到黨中央,下到村委會,將作風建設貫徹脫貧攻堅全過程,要打贏脫貧攻堅戰,必須打贏作風攻堅戰。看著西邊紅彤彤的夕陽,雖然身體上有些疲憊,但夢想在心中,內心堅定,我們將以鐵的紀律,確保脫貧攻堅戰的勝利果實共享于人民。(泗縣紀委監委 張玻)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