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寬敞的展廳、醒目的大字、一塊塊散發著筆墨清香的介紹牌沿墻壁排開……日前,以“義”為主要內容的香隅鎮漕東村“義門陳氏家風家訓館”布展完成,吸引了不少游客前來觀看,這也是東至縣首次將家風家訓館建設延伸至鄉村。
漕東村義門陳氏家風家訓館的建設,是東至縣大力弘揚家風家訓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東至縣進一步完善了以周馥、周學熙為代表的周氏家風家訓館。通過走訪、座談、調查問卷等多種形式,收集整理了龍泉鎮傅塘村《傅氏家規十一條》、張溪鎮葛仙村歐陽氏教育世家家訓、張溪鎮白笏村紅魚塘章氏讀書報國家訓、泥溪鎮官村村《陶氏族譜·家訓十則》……發掘了花園檀氏家族家訓、官港許世英家族家訓、洋湖歐陽家族家訓等一批優秀家風家訓……
以優秀家風家訓為基礎,東至縣積極打造一座以愛國、誠信、孝悌、廉潔等為主題的“東至家風館”,截至目前參觀人數達3萬余人次。縣家風館對尋訪到的家風家訓進行再提煉,將好的家風家訓詞融入推廣到村規民約中,目前已有200多個村(社區)制定了移風易俗新《村規民約》;將優秀家風家訓故事整理成冊,邀請書法家書寫優秀家風家訓,展于家風館。在部分“問題村”,在農戶院墻懸掛家風家訓牌,以熏陶村民,目前已懸掛100多塊。
同時,東至縣圍繞“青年干部談家訓,廉潔自律樹家風”開展青年家風家訓主題演講比賽;邀請部分離退休老干部到全縣各鄉鎮、縣直單位開展“家風家訓與黨風政風”故事報告會,激勵年輕干部成長,帶動黨風政風民風轉變。
家風家訓的推廣,活躍了鄉村文化,樹立了文明鄉風。在家風家訓弘揚過程中,張溪鎮白石村《白石文史》匯編成冊,勝利鎮先進村《先進村志》編撰完成,官港鎮秧畈村收集官港民歌,木塔鄉舉行草龍燈展演,有的鄉鎮開展美麗鄉村評選……昭潭鎮倡導的酒席一桌不超過9個菜的“限菜令”一經推出,村民拍手叫好。全縣賭博、酗酒、鄰里矛盾、家庭糾紛等少了許多,群眾生活狀態更加積極了,向上向善的文明新風逐步形成。
“‘開展移風易俗、弘揚時代新風行動,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蝕。’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對堅定文化自信,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提出的新要求。”縣文明辦主要負責人說,下一步,東至縣將進一步挖掘優秀家風家訓中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大力弘揚,以帶動鄉風轉變,振興鄉村。”(池州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