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四風”問題由來已久、成因復雜,而且受歷史文化、傳統觀念、社會習俗等因素影響,積習難改,積重難返。一季度全國查處問題總數破萬,“四風”反彈壓力猶存。據統計,今年第一季度全國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數、處理人數、處分人數均已過萬,其中查處問題數10090起、處理人數14141人、處分人數10255人,同比分別增長32.97%、28.12%、34.16%。大數據再次表明“四風”問題是長期形成的痼疾頑癥,解決起來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勞永逸。
以身作則,示范引領。“風成于上,俗化于下”。新時代黨風政風與世風民風緊密相連、相互影響、相互作用。黨風政風是關鍵,世風民風是風向標。黨風政風決定民風,民風影響黨風政風。領導干部要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傳家訓、立家規、揚家風,以良好形象影響帶動群眾,以實際行動抵制不良風氣,以榜樣力量引領新風正氣。
建章立制,循規蹈矩。“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反對“四風”不僅要內化于心,還要固化于制。各地要在貫徹落實《中共中央政治局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實施細則》和《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領導班子關于改進工作作風的實施辦法》精神上下功夫,堅持問題導向,著重對改進調查研究、嚴控會議活動、精簡文件簡報、強化因公出國(境)管理、規范新聞報道、厲行勤儉節約、加強督促檢查等方面進一步細化完善,切實增強指導性、針對性和操作性。
激濁揚清,移風易俗。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指出,開展移風易俗、弘揚時代新風行動,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蝕。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各地相繼出臺了黨員干部帶頭開展移風易俗弘揚時代新風的相關規定,對鞏固和拓展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成果,持之以恒正風肅紀,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移風易俗,天下皆寧。”必須把移風易俗作為糾正“四風”的治本之策,狠剎歪風邪氣,遏制陳規陋習,弘揚時代新風。
動輒則咎,形成震懾。經過多年的整治,明目張膽搞“四風”的行為少了,但不正之風在高壓之下出現一些新動向新表現。從各地查處的問題來看,除了違規接受管理服務對象宴請,節日期間“四風”問題還出現了違規公款吃喝轉入內部食堂、培訓中心、農家樂等隱蔽場所,由下屬單位、相關利益單位、管理服務對象支付旅游費用,收送禮品、禮金避開敏感時間節點搞“錯峰送禮”等變異形式。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必須強化監督、鐵面執紀、嚴肅問責,加大曝光力度,對查處“四風”問題的典型案例,點名道姓通報批評,形成震懾氛圍。
常態長效,久久為功。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要樹牢“四個意識”,不斷提高政治站位和政治自覺,以永遠在路上的執著持之以恒抓好作風建設。堅持抓早抓小,對各種隱形變異的“四風”問題,露頭就打、寸步不讓,堅持不懈、久久為功,推動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成風化俗、成為習慣。(明光市紀委監委 貢發明)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