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李克強總理近日在新一屆國務院第一次廉政工作會議上說,為政不廉是腐敗,占著位子不作為、拿著俸祿不干事,貽誤黨和人民事業,同樣是腐敗。
做官不為,古已有之。古人稱之為“尸位素餐”。語出班固的《漢書·朱云傳》:“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漢代的王符在《潛夫論·思賢》中也說過類似意思的話:“虛食重祿,素餐尸位。”尸位就是空占職位,素餐就是拿了俸祿白吃飯。此外,避責畏煩而不思為、才能庸鄙而不作為、爭學茍且而不敢為,也多含有“尸位素餐”的意思。
對這些為官不為者,老百姓沒有那么文縐縐,而叫他們是“官混子”——“官混子”,就是混在官場里的人,即所謂“庸官懶官”。他們不務當官的正業,卻又想保牢頭上這頂烏紗帽,混一天是一天,好處拿了不少,責任不敢擔當。
仔細觀察一下我們的身邊,不時可見這種“官混子”的身影。有人是整天“喝茶、看電腦”,能閑則閑,有事推脫;有人是一心琢磨“只要不出事,寧愿不做事”“不求過得硬,只求過得去”;有人是遇事喜歡做“甩手掌柜”,打哈哈、踢皮球,既不點頭也不搖頭;有人雖有工作能力,但帶著情緒工作,不認真負責做事,從而讓政府部門“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
“官混子”為數不多,危害很大。尸位素餐之所以也是一種腐敗,是因為“官混子”是只為一己的利益考量,而忘記了執政為民是當官的根本。他們作為“人民公仆”,拿了納稅人的錢,卻不為納稅人干活,這“公仆”名不副實。這種“太平官”多了,改革事業自然很難成功,其對問題置之不理、對矛盾置若罔聞,反倒容易讓社會“不太平”。
侵占扶貧公款,收受他人賄賂,這種腐敗人們看得見也摸得著,對它深惡痛絕。但是,“為官不為”這種腐敗,具有隱蔽性。它是一種穿了迷彩服的腐敗,是“溫水煮青蛙”式的腐敗,易為人們所忽略。但恰因其易被忽略,就更應提高警惕,乃至提高到反腐的高度去認識、去防范、去處置。
有的官員大概會搖頭嘆息:這樣一來,這個官真是不好當了。是的,官的確是不好當的,大官和小官都不好當。清廉自守,只是對當官的起碼要求。不貪腐不濫權,只是為官做人的底線。當官需要一身“清”,但絕不能一身“輕”。除了“在其位謀其政”,更要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當一個好官,一定要有作為、有謀略、有眼光、有開拓精神,要愿意甩開膀子邁開腿、深入基層作調研,要心中始終急百姓所急、想百姓所想。為官要敢于作為,更要善于作為,有作為自然會有回報——當官的最大報償,就在于為百姓辦成實事后贏得的真心贊許。
整治官場的“庸懶散”,也要動真格。對當了官卻信奉“干得多不如干得少”“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者,我們奉勸他最好還是別當官。對此非但要“好言相勸”,更要制度規范,用制度設計形成一種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導向和從政環境。如總理強調的那樣,占著位子不作為的腐敗,同樣是不能容忍的。對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不力,決不能遷就;對不盡職、不擔當、不負責的,決不能聽之任之;對失職瀆職、造成嚴重后果的,該處分的處分,該撤職的撤職,該追究法律責任的追究法律責任。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