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此次憲法修改調整充實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和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內容。憲法修正案將憲法序言第七自然段中“推動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修改為“推動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此相適應,在憲法第三章“國家機構”第三節第八十九條第六項“領導和管理經濟工作和城鄉建設”后面,增加了“生態文明建設”的內容。
從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到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基于我們黨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深刻把握,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的豐富和完善。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黨的十九大確立的奮斗目標。可見,憲法修改的內容主要是對我們黨路線、方針和政策的確認。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的執政黨,通過黨領導立法,把自身的路線、方針和政策通過法定程序上升為國家意志,具有深遠的政治意義和現實意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的調整,反映了我們黨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認識的深化,反映了實踐中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新局面。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國家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長時間在經濟、政治、文化三分法的理論框架中開展。進入21世紀,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人民群眾對于教育、醫療、住房、就業、社會保障、收入分配等方面的需求越來越高,也更加認識到大氣污染、生態破壞、資源短缺、環境惡化等問題的嚴重性。2007年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正式把“社會建設”納入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2012年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正式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由此,在憲法中調整充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的內容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調整,體現了黨對新時代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政治決斷。黨的十九大報告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歷史關鍵期,將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重新定義為“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增加一個詞“美麗”,加入生態文明建設的目標,使“五位一體”總體布局與現代化建設目標準確對接;改動了一個詞“強國”,提高現代化建設的目標,使中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有了現實根基。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黨的這一認識發展寫入憲法,將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有力憲法保障,必將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法與時轉則治,治與世宜則有功。調整充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和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內容,在表述上與黨的十九大報告相一致。把新的奮斗目標寫進憲法,使得憲法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有利于引領全黨全國人民把握規律、科學布局,在新時代不斷開創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新局面,齊心協力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
(作者金成波系中央黨校政法部副教授,北京黨內法規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