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各級黨委、政府和領導干部要堅持把信訪工作作為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維護民利、凝聚民心的一項重要工作,千方百計為群眾排憂解難。2017年5月,我到市紀委信訪室掛職工作以來,深刻認識到信訪舉報是紀檢監察業務工作的第一道程序,是監督執紀的第一道關口,承擔著發現和揭露違紀問題線索的重任,更是密切黨和政府與廣大人民群眾聯系的特殊橋梁和紐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作為信訪干部,在工作中要秉承“磨練意志、強化素質,求真務實、提高能力,主動融入、盡力工作,服務群眾、實現價值”的理念,耐心細致受理群眾舉報,認真分析梳理問題線索,從解決群眾身邊突出問題入手,用好“‘心’、‘理’、‘事’”,把信訪這項紀檢監察業務的基礎性工作做準做實做細,推進信訪工作水平再上新臺階。
換位思考、把“心”擺進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信訪工作的首義,在于時刻把自己看成人民中的一員,把心貼近人民。”群眾到紀委來反映問題,是因為遇到困難和問題了,更重要的是對我們工作的信任和支持。2017年6月的某天,我在市紀委信訪室掛職鍛煉期間接待6位平均年齡在70多歲的老人,他們一進門就怒氣沖沖地說“一群貪污犯,官官相護、相互包庇”等一些過激言語,我立即迎上去:“大爺、大娘別激動,有什么事,坐下來慢慢說,別急,你們看天氣這么熱,你們年紀又都這么大了,急壞身體怎么辦,如果你們身體真要有個好歹怎么辦,你們想反映的問題怎么處理,家里地親人怎么辦,知道這事的好說,不知道還以為孩子們不孝順,把你們趕出來的,人言可畏啊”!聽我這么一說,他們的心平靜下來了,我也順利地對他們反映的問題登記、了解、反饋。俗話說,“只要感情不滑坡,理解總比誤會多”。在接待信訪舉報過程中要做到平心靜氣,耐心熱情,用一句問候、一杯熱茶等暖人心的話語舉動,穩定他們的情緒;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感化群眾,化解他們心中的“堅冰”,心平氣和的反映問題,客觀理智的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
析事明理、把“理”講透徹。接訪中經常有部分群眾為個人的利益訴求,多年求解無果,隨后想到了紀委,想通過紀委予以解決,抱著“有棗沒棗打兩桿”的僥幸心理,將自己的訴求問題加雜違紀問題一并舉報。2017年11月的某天,一位因鄰里之間發生宅基地糾紛問題,狀告處理問題的干部不作為。我就問,可有他不作為的事實依據?他說“沒有,但他沒有給我處理好,就是包庇另一家,就是不作為”。我說,在咱們農村是不是經常發生鄰里矛盾糾紛,發生糾紛后是不是有中間人出來調和,勸過東家、勸西家,最后兩家和好,你這個歲數的人,想必也做過這樣的和事佬吧?他說做過,我又問,你是怎樣化解地呢?他說,都是家門親鄰,抬頭不見低頭見的,別因為一點小事鬧得跟仇人似得,各讓一步,別那么針尖對鋒芒。我說,這不都一樣嗎?你既然知道這個道理,還同別人針尖對鋒芒,各不讓步,你叫這名干部如何協調,沒協調好還在這里舉報人家不作為。他笑了笑說,我也不是真的舉報他,只想紀委給他點壓力,上面重視了,協調的不就快點嗎?接下來,我們又相互溝通,從與人相處到“六尺巷”這樣的典故,逐漸化解了他的怨氣,表示回去在好好協商解決糾紛。作為與群眾直接打交道的信訪干部,如何把事講明、理透,我們可以通過講故事、嘮家常、聊熱點、講笑話等方式進行,循序漸進講政策,和風細雨擺事實,遵循原則講道理,通過一個個生動的小事例、小故事、小典故,小玩笑讓信訪人員在潛移默化中認同道理,在回味反思中點頭認同,成為群眾的貼心人和實踐工作中的“多面手”。
客觀分析、把“事”導出去。圍繞“三個不受理”,明確職責定位。 2017年9月的某天,我接待一位群眾因家庭突發事故,造成家庭困難,要求吃低保,說村干部不愿意辦理,舉報這名村干部不履職、不盡職、厚此薄彼。我說,你反映的問題,按理說不屬于我們紀律管的業務,你應該到當地民政部,按照程序辦理。她說,我去了,他們講按照規定我不能吃低保,我家都出了這么大的事,目前生活實在困難,不給我辦低保,我們一家生活怎么過呀,別人家能享受,為什么到我這就不行了,你們當官的就不管我們了嗎?你就不能給我們村鎮領導打個招呼嗎?說著說著就哭了。我說,你別急,慢慢說,如果你叫我給你們村鎮打招呼,那是不行的,你現在也知道上級有規定,如果打了招呼,你不是讓我犯錯誤嗎?我可以掏自己的腰包給你解決燃眉之急,但我不會給你打招呼,如果我打了招呼,我就違紀,你不會叫我違紀吧!我建議把你家發生的事情寫好,交到村里,看看有沒有其它項目的救濟。你家這類情況能不能吃上低保,不是我們紀委辦理,是當地民政部門辦理,他們會根據實際情況、按照政策規矩辦事,如果他們沒有按照政策紀律辦理,這才是我們辦理的事,該問責的問責、該處理的處理、該移交司法機關移交,這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在信訪工作中既要以黨章和法律法規為準繩、以事實為依據、精心做好紀內訪的受理與處置。也要本著維護信訪當事人的民主權利的原則,堅持解決實際問題同思想教育相結合,堅持分級負責、歸口辦理,認真做好紀外訪的解釋與引導,真正把群眾事當成自己事,讓群眾反映問題知“門路”,解決問題少“走路”,所反映的疑難問題能夠得到有效落實,及時化解矛盾,維護社會和諧。
新時代新要求,做好新形勢下信訪工作,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要求,牢固樹立“情為民所系,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的思想,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強化責任擔當,綜合運用法律、政策、經濟、行政等手段和教育、調解、疏導等辦法,把群眾合理合法的利益訴求解決好。作為信訪干部必須放下架子,打掉官氣,堅持勤學、善思、明辨、篤行,以“忠誠、干凈、擔當”紀檢干部標準踐行“為黨分憂、為民解難”的信訪使命。(王濤)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