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3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山東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功成不必在我并不是消極、怠政、不作為,而是要牢固樹立正確政績觀,既要做讓老百姓看得見、摸得著、得實惠的實事,也要做為后人作鋪墊、打基礎、利長遠的好事,既要做顯功,也要做潛功,不計較個人功名,追求人民群眾的好口碑、歷史沉淀之后真正的評價。
“政聲人去后,民意閑談中。”為官者追求政績無可厚非,因為政績不僅事關干部升遷,還關乎民心向背和事業興衰。然而,現實中有不少領導干部重“顯績”輕“潛績”,重眼前輕長遠,為了追求自己的“任期政績”,往往“新官上任三把火”,搞所謂的另起爐灶、另辟蹊徑,到頭來“一個將軍一個號,各吹各的調”,不僅阻礙了改革發展,還損害了群眾利益。
功成不必在我,就要求廣大黨員干部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樹立正確的政績觀,把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矢志不渝的奮斗目標。俗話說:“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群眾看干部,不在于提了多少響亮的口號,作了多少漂亮的承諾,搞了多少“面子工程”,而在于他們干了多少民生實事,讓老百姓得了多少實惠。創造出實實在在的業績,勝過講再多的“甜言蜜語”、蓋再多的“海市蜃樓”,因為,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他們的心中自會有桿秤。
功成不必在我,還須有“為他人作嫁衣裳”的胸襟與情懷,甘于做鋪墊性的工作,甘于抓未成之事。長征期間,朱德安排部隊在駐地種菜時,就教育警衛員說:“我們吃不上,有啥子關系么?只要后續部隊來了能吃上就行……我們共產黨人做事,就要有前人種、后人收,前人栽樹、后人乘涼的精神。”
“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功成名就的光環縱然耀眼奪目,但最珍貴的,還是成功路上一代又一代人接續努力的奮斗過程。真正的英雄,甘于播種而不問收獲,甘于自己栽樹讓后人乘涼,因為他們做的是打基礎、管長遠的事,他們留給后人的,不僅是胸襟和情懷,還有敬仰與回味。革命戰爭年代,有多少無名英雄前赴后繼拋頭顱、灑熱血,實現中華民族站起來;改革發展的大潮中,又有多少人默默無聞地奉獻青春和汗水,助推偉大祖國富起來、強起來。在一個又一個無名英雄面前,各級黨員領導干部不妨多問一問自己為官一任能給一方百姓帶來什么;在新時代改革發展的接力棒面前,不妨擺正自己位置,多想一些“打基礎、管長遠”的長久之計,多行一些“摸石頭”“做嫁衣”的強基固本之舉。
“河冰結合,非一日之寒;積土成山,非斯須之作。”若立業建功有我,只要功成,何必計較名就!( 張可)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