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是中央的明確要求,也是我們努力的方向。當前,紀檢監察領導干部須進一步強化法治理念,提升法治思維,掌握運用法治方式,從而推動我市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更加規范、更加嚴謹、更加科學。
培養法治思維。強化對紀檢監察干部的法紀教育,進一步增強法紀意識,夯實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查處腐敗的自覺性和堅定性。教育紀檢監察干部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先用黨紀國法的標尺量一量,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思維習慣和工作方式。把法紀目標作為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一項基本工作目標,把法紀標準作為衡量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成效的一條主要標準,確保紀檢監察機關所查辦的每一件案件、處理的每一個問題都嚴格按照法紀的規定進行,嚴肅懲處違反法紀規定的行為。通過對法紀的長期堅持、對細節的錙銖必較,促進法紀觀念的形成和鞏固。
注重紀法銜接。黨的紀律是管黨治黨的重要依據,國家法律是治國理政的重要遵循,兩者都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重要內容。新時期反腐敗斗爭要更加注重法治的“頂層設計”,更加注重從法律制度、法治方式和法治機制入手,為公權力創設公正、透明的運作機制,規范公權力行使的范圍、方式、條件和程序,更加充分發揮法治對公權力的引導和規范作用。作為市、縣紀檢監察機關,務必做好紀法銜接工作,解決好黨紀與國法之間的縫隙問題、貪腐行為的法律漏洞和剛性不足問題等,在懲治腐敗上,不開“天窗”、不留“暗門”,堅決維護黨紀國法的法治權威。我市通過發揮市反腐敗協調小組作用,有效促進了紀檢監察機關與公、檢、法、司、審計等部門的協調配合,解決了一些復雜問題。下一步,要繼續發揮市反腐敗協調小組作用,建立更加順暢的執紀監督機制。
善用法治方式。堅持有貪必懲、有腐必肅,以零容忍的態度懲治腐敗。堅持用法治方式查辦案件,真正做到法紀面前人人平等、遵守法紀沒有特權、執行法紀沒有例外。堅持依紀依法安全文明辦案原則,堅持案件查辦正義和程序合法的統一,尊重和保障公民權利,保障被調查人的合法權益。不斷規范辦案流程,正確使用留置措施,絕不允許隨意性執紀、選擇性查處和越權違規辦案。嚴格遵守案件線索規范管理、辦案安全事故相關人員的責任追究等工作制度。在案件查辦過程中,細化辦案標準,嚴格做到“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定性準確、處理恰當、手續完備、程序合法”,使查辦的每一個案件都經得起歷史的檢驗。
加強廉政文化建設。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蘊含著深厚的治國理政、管權治吏思想,有豐富的禮法相依、崇德重禮、正心修身的歷史智慧。要把握文化根脈,堅持和弘揚優秀傳統,發揮禮序家規、鄉規民約的教化作用,充分發揮市反腐倡廉警示教育中心作用,不斷豐富廉政教育的內容和形式,堅持每年召開一次警示大會,每年整理本市查辦的案件匯編一本警示教育讀本,堅持每年通報一批典型案件,讓廣大黨員干部深受教育,真正筑牢反腐倡廉的底線。 (淮南市紀委書記、市監委主任 徐禮國)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