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去年以來,全市環保部門向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先后移交2批次損害生態環境問題問責類問題線索共7件,均已查結,給予黨紀政紀處分8人,誡勉6人,提醒談話9人。對黃山區沿太平湖違規開發和市生活垃圾處理中心里石亭生活垃圾填埋場滲濾泄露問題的典型案例作了點名道姓公開通報。
健全問題線索移交機制。市紀委制發《關于建立健全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工作機制的通知》,督促全市各級各有關單位特別是環保、國土等職能部門在調查處理損害生態環境問題結束后一周內,將相關問題背后涉及黨員干部違紀違規問題線索和需要問責處理的問題線索進行梳理,經單位主要負責人簽字背書后,以“一人一表”方式移送紀檢監察機關。
健全主辦分辦核查機制。市紀委印發《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案件調查卷參考目錄》,構筑形成市、區縣黨風政風監督室組織協調,各紀檢監察室具體核查,案件審理室提前介入,合力抓問責追究的工作局面。加強對區縣的指導工作,確保依紀依規查處問責追究到位。
健全審理審結復核機制。嚴格案件審查審理復核關,全市所有問題線索核查處理結果及附件資料上提一級,報市紀委黨風政風監督室審核,統一全市執紀問責尺度。對縣管干部核查過程中涉及市管干部的問題線索,督促各地按照“兩個為主”要求向市紀委監委報告,防止出現執紀不嚴、不敢動真碰硬等問題。
健全整改跟蹤問效機制。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定期向環保部門發函,督促將虛假整改、整改不到位等需問責的問題線索及時報紀委監委。加強與黨委、政府督查室、信息辦、信訪局,新聞媒體的聯系溝通,及時受理損害生態環境的信訪舉報,重點抓好對有關輿情的實時監測,發現問題及時調查處理,盡可能第一時間和最大限度挽回損失、消除不良影響。(黃山市紀委、市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