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刀刃向內,治“病樹”,拔“爛樹”,肅清并點名道姓地曝光了朱明國、金道銘、魏健等系統內部的“蛀蟲”,彰顯了紀檢監察機關對自身隊伍中腐敗問題“零容忍”的態度。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紀檢監察機關監督執紀問責的范圍擴大,紀檢監察干部被“圍獵”的風險更大,辦“人情案”、“關系案”,打聽、泄露案情,甚至以權謀私的情況還時有發生。究其根源則是理想信念發生動搖,沒有抵制住商品交換原則的侵蝕,忘記了責任擔當,放松了對自身的要求,觸碰到紀律“底線”,最終走上不歸路。不難看出,紀檢監察干部并不具備天然的免疫力。
如果紀檢監察干部自身不過硬,甚至執紀違紀,何來忠誠干凈擔當?當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復雜,腐敗分子對手握執紀監督問責權力的紀檢干部“青眼有加”,一旦紀檢干部抵擋不住“糖衣炮彈”的攻擊而“禍起蕭墻”,就會破壞反腐敗的成果,降低人民群眾的獲得感,甚至動搖黨的執政根基。
但沒有天然免疫力并不意味不能抵抗腐敗的“病毒”。相反,猶如抗流感一般,可以從內和外兩方面進行抵御。內,知敬畏,行謹慎之事。古語云: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規,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那么,執紀者敬畏之心從何而來?
從學習黨紀國法里來。學之信之,繼而用之踐之。通過學習,理想信念愈發堅定,“四個意識”不斷增強,對自身所肩負的責任了解更加透徹,內心愿意守住廉潔自律的底線,才會自覺強身健體,做到百毒不侵。外,制度與監督并舉,扎牢不敢腐與不能腐的籠子。一方面,堅決貫徹執行《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監督執紀工作規則(試行)》,嚴控監督執紀各個環節可能存在的風險,依規執紀用權;另一方面,安裝好黨內監督、群眾監督和媒體監督三個高清“探頭”,密織監督網,讓紀檢干部的一言一行都處在監督之下,用監督盯住人,看住權。一旦發現即便是腠理之疾,也要不護短、敢揭穿,用好監督執紀四種形態,保持紀檢監察隊伍的純潔性。
執紀者必先守紀,律人者必先律己。越是面對紛繁復雜的腐敗斗爭形勢,越要“打鐵必須自身硬”,避免“燈下黑”。如此,才能贏得百姓更多的信任,以“越是艱險越向前”的英雄氣概和“狹路相逢勇者勝”的斗爭精神,承載起黨和人民的重托。(泗縣紀委監委 付靜思)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