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一篇篇亮點文章精彩紛呈,一個個“廉潔故事”清風拂面,一則則警示案例發人深省,全面展示了滁州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精彩瞬間。2017年,滁州市紀委揮舞宣教之筆,書寫了一份精彩答卷。
弘揚主旋律,提高宣傳工作分貝。及時有效傳達上級關于全面從嚴治黨各項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圍繞主線、緊抓重點,宣傳滁州經驗,講好滁州紀檢故事。2017年,在省級以上媒體刊登宣傳報道600余篇,先后在中央網報刊等主流媒體刊發了《規范談話工作 “響鼓重槌”用好“第一種形態”》、《巡察發現并移交問題線索1060件》等一批亮點文章,為正風肅紀提供了正確的輿論支持。在滁州日報開設“醒心亭”專欄,主動宣傳工作動態、通報典型案例、剖析問責緣由。針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焦點、熱點,一年召開兩次新聞發布會,對媒體通報,讓紀檢工作不再神秘,宣傳工作分貝不斷提高。
傳播好聲音,拓寬宣傳路徑渠道。充分發揮網站的主陣地作用,將市縣兩級紀檢監察網打造成集權威發布、宣傳教育、工作展示、互動交流和網絡監督的一體化平臺,網點擊量已突破309萬人(次)。時刻把握廣大受眾需求,不斷深化宣傳載體,全力打造“一端一微一報一平臺”四位一體,做到了優勢互補,發出了滁州紀檢宣教工作的最強音。目前,全市手機客戶端下載量和微信關注用戶達15萬人(次),發送手機報101期覆蓋37.6萬人(次),受眾面不斷擴大。
取材身邊事,彰顯警示教育特色。集中剖析一批滁州典型腐敗案例,編印《貪腐心理之路》、《鐵律生威》、《滁州市黨員干部典型腐敗案例》、《滁州市反腐倡廉警示教育讀本》等警示教育讀本10種6萬余冊,攝制警示教育片、動漫、微電影13部,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舉辦滁州“清風大講堂”,牽頭開展“講重作”專題警示教育。組織3.8萬余名黨員干部到各級黨風廉政教育基地接受教育、3萬余名黨員干部參加警示教育報告會。對41批145人進行點名道姓通報曝光。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切實警醒警覺警戒,把“兩個責任”抓的更實,把拒腐之墻筑的更牢,把思想之弦繃的更緊,推動并促進了滁州政治生態的凈化優化。(滁州市紀委)
培育新風尚,推進廉政文化建設 。弘揚“崇尚踐廉、廉榮貪恥”社會風尚,積極推崇黨員干部群眾共同參與的廉政文化活動。組織編排黃梅戲《大明朱元璋之斬婿》在全市巡演。開展黨員干部好家風好家訓評選和征文活動,征集全市黨員干部249條“家風家規”并進行評比通報。舉辦“清風廉韻伴我行”廉政詩詞大會、迎“七一”童心向黨大型文藝展演以及“我把頌歌獻給黨”歌曲大賽等豐富的廉政文化活動。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推進廉政文化示范點建設,全市共創建市級以上廉政文化示范點102個,其中省級廉政文化示范點50個,省級廉政文化示范點標兵單位2個。(滁州市紀委、市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