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清風疾勁處,日夜柳條新。黨的十八大以來,六安市堅定履行黨章賦予的職責,采取一系列管黨治黨的重要舉措,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牢牢抓在手上,勇于擔當,善于創新,從嚴監督執紀,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堅強的紀律保證。
五年來,六安市共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705起,處理1061人,給予黨政紀處分656人。
五年來,六安市社會和諧穩定,黨風政風持續向好,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8.3%,財政收入邁上百億元臺階,年均增長12.12%。
兩份數據,一張答卷!數字曬出成績單。六安市“四風”問題得到有效遏制,反腐敗斗爭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對權力運行的監督制約更加有力,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取得顯著成效。
牽住“牛鼻子”,以上率下,夯實兩個責任。
“在巡察中發現市環保局下屬事業單位利用職務之便,違規經商辦企業,請問市環保局黨組對此將采取哪些有效措施?”這是市紀委委員甘正祥在市紀委三屆六次全會上向市環保局黨組書記、局長現場提問的一幕。
“各單位黨委(黨組、工委)及領導干部要嚴格按照‘照單履責、全程留痕’的工作要求,如實記錄履責情況,不得隨意涂改補錄,嚴禁胡編亂造、弄虛作假……”這是六安市出臺推行“兩個責任”全程記實制度要求。
近年來,該市緊緊扭住黨委主體責任這個“牛鼻子”,建立健全推動主體責任落實的制度體系,制定出臺落實“兩個責任”實施意見、考核辦法、責任追究辦法以及落實主體責任約談辦法,高舉問責利劍,確保全面從嚴治黨各項要求真正落到實處。十八大以來,該市共對5個縣區和13個市直單位黨風廉政建設“一票否決”,問責“兩個責任”落實不力問題52起。
針對十八大以來,部分縣區和市直單位“一把手”發案的沉痛教訓,該市積極探索,用系統的方法破解“一把手”監管難題,制定《關于加強對一把手監管的實施意見》,通過“六個起來”,在全市上下形成了抓“關鍵少數”引領“最大多數”的思想共識。2016年縣區委換屆后,市委、市紀委主要負責同志第一時間與新任縣區委常委進行集體談心談話,并把每一位常委的家屬召集在一起進行專題談心談話。“領導干部的家屬,要在工作和生活中積極傳遞正能量,要在守護廉潔底線上秉持共同的信念,當好監督員,幫助領導干部做一個廉潔勤政的好領導好干部,做好表率,引領社會風氣向善向上。”省委常委、六安市委書記孫云飛在談話時,語重心長地說。
亮起“探照燈”,不留死角,從嚴正風肅紀。
舒城縣畜禽屠宰管理工作辦公室副主任汪凌云等人公款旅游,受到黨內警告處分,違紀費用予以追繳。金寨縣南溪鎮衛生院副院長蔣紅違規操辦其子婚宴問題,受到黨內警告處分,違規收取的禮金予以退還.....
黨的十八大以來,六安市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嚴格執行省委30條和市委20條規定,強化監督執紀,嚴肅查處頂風違紀行為,深挖“隱身衣”,應對“新變異”,24次點名道姓對94起典型案例通報曝光,以正風肅紀的高壓態勢,嚴促黨員干部養成遵規守紀的行動自覺。
為堅決防止“四風”問題反彈,該市深入開展黨政干部違規建房占房、收受會員卡、經商辦企業清理工作和“小金庫”、“酒桌辦公”等專項整治。市委制定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規范公務接待等作風建設方面制度9項,著力推進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近年來,全市黨員干部廉潔自律意識和遵規守紀意識得到有力加強,群眾對黨員干部作風轉變的滿意度顯著提升。
架牢“高壓線”,打虎拍蠅,重拳反腐治貪。
“為什么雙方合同書上的簽字是一個人的筆跡?這其中一定存在問題!”2016年6月,市委巡察組在施橋鎮三口堰村巡察時發現問題,并及時將線索移交金安區紀委。
經查,2015年至2016年,施橋鎮三口堰村文書楊傳嶺利用職務之便,通過偽造工程合同,代簽合同雙方當事人姓名,私自加蓋村務監督委員會公章等方式,重復報銷王圩組平塘維修補貼款等共計8.85萬元,并據為己有。2016年8月,楊傳嶺受到開除黨籍處分,涉嫌犯罪問題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堅決貫徹黨中央、中央紀委和省委、省紀委的決策部署,堅持“零容忍”懲貪治腐,堅決維護山青水秀的政治生態,這是該市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堅決態度和堅定信心。十八大以來,六安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共處置反映問題線索10957件,立案6486件,結案6189件,黨政紀處分6314人,其中縣處級87人、鄉科級706人,涉嫌犯罪移送司法機關171人。重點查處了市國稅系統窩案、六安一中窩案和開發區原副主任魏力生、市文廣新局原局長黃道甫嚴重違紀等一批典型案例,強力震懾了腐敗分子。
螻蟻雖小,卻能毀千里之堤。該市緊盯基層“微腐敗”,鐵腕糾風拍蠅,用實際行動取信于民。近年來,該市共查處侵害群眾利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1245起,2563人受到黨政紀處分或組織處理。其中,94塊錢也不放過的霍邱縣馮瓴鄉花墻村原黨支部書記魏新紅,霸道“蠅貪”葉集區孫崗鄉大畈村原黨總支書記孫貴州等一批嚴重違紀違法村官受到了法律的嚴懲,有效增強了群眾對正風反腐的獲得感。
鳴響“警示鐘”,關口前移,強化源頭治理。
“華燈高掛,清正坦蕩,為新年賀喜;清茶一盞,淡泊名利,為六安加油。”“恪盡職守興黨興民興社稷,遵紀守法為國為家為天下。”近年來,每逢重要節日期間,六安市廣大黨員領導干部都會收到紀檢監察機關發來的廉政短信。溫暖的信息讓廉潔自律意識滲透到了黨員領導干部思想深處。一條條提醒短信像一個個警鐘時時鳴響,提醒他們在喜慶家事、親朋道賀、禮尚往來、共度佳節之時,過好“廉潔關”。
“過去的老領導成了今日的階下囚,著實讓人為之嘆息,也提醒我們要深刻吸取教訓,引以為戒啊!”一位縣教育局長在旁聽六安一中原校長腐敗案件庭審時感嘆不已。六安市紀委適時組織“非常零距離”庭審旁聽活動,做到讓零距離的教育震撼心靈,讓警示教育針對性和有效性更強。通過發生在黨員干部身邊的案件,讓廣大黨員領導干部現場接受教育。
“抓早抓小、動輒則咎。”近年來,六安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積極轉變執紀觀念和執紀方式,深刻領會并把握踐行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把全面從嚴治黨體現在破紀之初,及時出臺了《關于開展“咬耳扯袖、紅臉出汗”實施意見(試行)》,推動“咬耳扯袖、紅臉出汗”工作常態化,該實施意見被省紀委全文轉發。
十八大以來,該市立足正本清源,不斷強化紀律教育,著力營造不敢腐、不能腐的濃厚氛圍。積極引導廣大領導干部培育良好家風,新華社內參、安徽日報等媒體分別對該市“萬封家書促黨性純潔”活動作了專題介紹和采訪報道。推進公共權力運行監控平臺和電子監察平臺的合并建設,規范權力運行流程。深入推進陽光村務工程,切實加強對基層“小微”權力的監管。從源頭入手,不斷織密監督之網,防控之網。
清風勁吹紅土地。踏著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的不變節奏,六安市正以鏗鏘步伐,堅定不移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伴著廉潔的節拍,老區干部作風變了,群眾的滿意度高了,干部與群眾之間架起了座座“連心橋”。在六安這片紅色的土地上,奏響了樹正氣、揚清風、促發展的協奏曲……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