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這是一個黨紀面前鐵面無私“零容忍”、反腐戰場能打勝仗的團隊。五年來,立案近13000件,處分黨員干部11000多人,其中,縣處級干部100多人、鄉科級干部1200多人,移送司法機關700多人……他們用鐵一般的擔當,在雷霆萬鈞的正風反腐第一線書寫不負黨的重托、人民信任的阜陽答卷。
這是一個直面突出問題、搶占改革先機的團隊。五年來,在市級層面,推進執紀審查與執紀監督分設并實施“提質增效”工程,對派駐機構實現“全覆蓋”并創新聯組管理,鍛造“尖兵”、強化擔當;在縣級層面,探索集中派駐和重點派駐相結合、設立鄉鎮紀檢監察工作室、推進“固本強基十大工程”,內部挖潛、握緊“拳頭”……他們以勇立潮頭、永不自滿的銳氣深入推進紀檢體制改革創新,把責任下壓、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為全省紀檢體制改革提供了阜陽模式、貢獻了阜陽智慧。
今年9月8日,他們榮獲“全國紀檢監察系統先進集體”稱號。沉甸甸的榮譽,飽含著對阜陽紀檢人的激勵和鞭策。
剎風正紀樹新風,干出爭先進位的“精氣神”
對“四風”問題一寸不讓。借力“大數據”,采取車輛通行記錄“痕跡倒查”,讓公車私用無所遁形;“探頭式”巡察、“點穴式”暗訪,對年度“三公經費”支出“賬目倒查”、公款購買購物卡“發票倒查”,揭開公款送禮、違規發放福利的“神秘蓋頭”;掀開禮品禮金的“電子外衣”,讓“微信紅包”等“送禮神器”原形畢露;對執紀審查中發現的“四風”問題線索深挖細查,絕不放過……十八大以來,全市紀檢監察機關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424起,處理690人,給予黨紀政紀處分479人。
狠抓突出問題整治。五年來,先后開展了黨政干部違規建房、多占住房、經商辦企業、會員卡清退、“升學宴、謝師宴”和“酒桌辦公”等專項整治。去年清理違規經商辦企業153人,因“酒桌辦公”給予黨政紀處分14人。堅持抓查處曝光,今年上半年,市、縣兩級紀檢監察機關分25批對62起典型問題進行通報。其中,市紀委分6批對21起典型問題公開通報曝光。堅持抓細抓長,出臺縣處級領導班子及其成員推進作風建設責任清單及考核評價辦法等制度規定,推進了作風建設制度化、長效化。近三年來,市“三公”經費連年下降。
劍指作風頑疾。去年年底開始,阜陽市在全市開展“嚴紀律、轉作風、提效能、促服務”活動,主要是查看工作紀律嚴不嚴、辦公環境優不優、作風服務實不實。為解決一線干部“不會干、不想干、不真干、不敢干”等問題,阜陽市還在全市推行“一線工作法”,即領導在一線指導、情況在一線掌握、問題在一線解決、干部在一線錘煉、成效在一線檢驗,通過嚴格考核,引導廣大黨員干部把更多精力和時間投入在干事創業一線。
今年8月,省紀委對阜陽市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省三十條要求情況進行問卷調查,群眾滿意率達94.8%,認為“身邊的黨員干部工作作風有了明顯改進”的占97.6%。與之相印證的是,省政府辦公廳發布上半年16個地市經濟運行考核情況,阜陽經濟運行綜合得分緊隨馬鞍山、合肥之后,位居全省第三,經濟發展的主要指標增長都快于全省平均水平。
鐵腕懲腐零容忍,彰顯打贏反腐敗這場正義之戰的力量
突出重點領域重點對象,嚴肅查辦“三個時間節點”“三類人”,堅決做到“三個不放過”:不收斂不收手的決不放過,自認為有關系有背景甚至對抗組織審查的決不放過,組織給了機會而不珍惜的決不放過。五年來,他們以處置問題線索總數、立案總數、處分人數、移送司法機關總數全省第一的絕對優勢,生動詮釋了“有腐必反、有貪必肅”決不是空話,紀律規矩決不是“稻草人”“紙老虎”。
正風反腐,說到底是回應群眾期待,彰顯正義的力量。2014年以來,阜陽市紀委在全省率先開展了“嚴肅查處農村基層黨員干部不正之風和違法違紀行為”專項行動,鐵腕狠拍“蒼蠅”。特別是針對扶貧領域的項目、工程和資金管理,開展問題線索。截至今年5月底,全市排查問題線索7371個,立案5648件,給予黨政紀處分3557人,移送司法機關299人。市紀委對22批140起典型案例進行公開曝光。
懲處只是手段,目的是懲前毖后、治病救人。阜陽市紀委切實轉變執紀審查理念,認真踐行“四種形態”,既拔“爛樹”、治“病樹”,又著眼于護好整個“森林”。2016年以來,全市紀檢監察機關談話函詢1757人(次),對輕微違紀行為進行誡勉談話、批評教育、責令檢查等組織處理1639人,給予黨員干部黨紀處分3905人,有效防止了小問題鑄成大錯誤。
改革創新不停步,激發勠力同心握緊“拳頭”的活力
設立面向農村基層的紀檢監察工作室,優化重組鄉鎮紀檢監察資源,打通聯系和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推行派駐機構聯組管理,破解派駐機構人員少、監督抹不開面子、紀律審查不力等問題;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巡察,解決“一把手”難監督、問題難發現的狀況……
壓實責任促擔當。市委出臺落實“兩個責任”的《實施辦法》,明確了黨委6個方面主體責任和紀委7個方面監督責任,配套制定了述責評議、約談、考核等措施,建立了共性責任清單和個性責任清單。通過明責、述責、考責、追責,推動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向實處發力,向深處拓展。
強力推進“三轉”。通過清理議事協調機構、規范紀委書記和紀檢組長分工、整合內設機構等,推動監督執紀更加聚焦、力量向一線傾斜,主業主責更加突出。目前,全市監督執紀力量占總編制的87.7%。
率先完成派駐監督全覆蓋。今年6月,采取綜合集中派、重點單獨派等方式,通過新設、整合等方式,市紀委共設置25個派駐紀檢組,實現對市一級黨和國家機關監督全覆蓋,并對派駐機構實行聯組管理,開展交叉監督檢查、疑難信訪核查、紀律審查等工作,切實增強了監督實效。
巡察利劍作用彰顯。2014年底,在全省較早開展了巡察工作,并創新“市委直接巡、異地交叉巡、縣級同步巡、系統聯動巡”方式,已開展13輪巡察,完成對4個縣(市)、43個市直單位、15個副縣級鄉鎮、14所副縣級學校和50個重點鄉鎮、33個縣直單位黨組織的巡察,對2個鎮開展巡察“回頭看”。同時,組織各縣區委巡察了141個縣(區)直單位,111個鄉鎮。市縣兩級巡察發現突出問題5034個,完成整改4443個,發現問題線索3180個,立案查處1271人,給予黨政紀處分992人,移交司法機關88人。
優化基層紀檢資源重組。從2013年開始,在先行試點、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在全市設立了36個面向農村基層的鄉鎮紀檢監察工作室,作為縣級紀委派駐機構,重點開展監督檢查、信訪受理和紀律審查工作,著力解決“看得見的管不到、管得到的看不見”問題,打通了紀檢改革“最后一公里”。《人民日報》《新華內參》等媒體進行了專題報道。以省紀委把阜陽作為縣及縣以下紀檢體制改革試點市為契機,堅持問題導向,突出頂層設計,打出了系列“組合拳”,為全省基層紀檢體制改革探索了新路。
扎實制度的籠子。圍繞用人、用權、用錢、用地重點領域,健全制度138項,并突出制度是否廉潔、制約是否合理、監督是否有效、執行是否規范“四個重點”,對擬出臺和現有的規范性文件進行全面“體檢”,為制度“強身健體”,防止制度“留后門”“開天窗”,逐步建立起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的長效機制。
改革創新不止步。今年以來,出臺《關于深化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的意見》,實施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固本強基十大工程,協調市直部門制定10個配套措施,從源頭上規范“微權”、管好“微官”、嚴懲“微腐”。探索執紀監督與執紀審查部門分設,著力構建更為科學的監督執紀組織制度和工作機制。實施執紀審查提質增效工程,創新監督審查研判處理六大機制,增強審查能力、改進執紀方式、提高工作時效,充分發揮執紀審查的政治、紀律和社會效果。
征程萬里風正勁,重任千鈞再出發。阜陽市紀委在全面從嚴治黨新征途上,不忘初心,砥礪前行,不斷書寫無愧于這個偉大時代的新篇章。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