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在昨天中央紀委召開的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中央紀委副書記李書磊通報了黨的十八大以來各級紀委在扶貧領域工作情況。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扶貧開發工作。2015年,黨中央印發了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召開了工作會議,將扶貧開發作為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重點工作,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央紀委和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牢固樹立“四個意識”,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脫貧攻堅的重大決策部署上來,以嚴明的紀律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保障。
中央紀委以強烈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積極履行黨章賦予的職責,精心謀劃和組織實施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工作。中央紀委六次全會就嚴肅查處扶貧領域虛報冒領、截留私分、揮霍浪費問題作出專門部署,七次全會強調要開展扶貧領域專項整治,對那些膽敢向扶貧等民生款物伸手的堅決查處。王岐山同志明確要求,紀檢監察機關要將查處扶貧領域腐敗問題作為監督執紀問責工作中的重要任務,強調凡是敢向扶貧資金伸手就決不客氣。2016年,中央紀委先后召開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工作座談會和信訪舉報督辦工作部署會,對查處扶貧領域腐敗問題作出安排。中央紀委有關領導同志多次赴脫貧攻堅任務重的地區檢查工作,開展專題調研,在監督執紀問責第一線了解情況,推動工作開展。
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按照中央紀委的部署,圍繞本地區扶貧開發工作中的突出問題精準發力、精準監督,以紀律保障扶貧。有的省紀委多次召開常委會議或專題會議研究部署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工作;有的制定專項工作方案或指導意見,增強工作的針對性和系統性;有的約談市、縣黨委書記和紀委書記,進一步明確整治和查處扶貧領域腐敗問題的責任。
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勇于擔當,改革創新,在扶貧領域積累了監督執紀問責的新經驗。
一是開展督辦督查,把壓力傳導到基層。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特別是中央紀委和省級紀委發揮督辦督查的杠桿作用,通過對典型問題的重點督辦督查,層層傳導壓力,壓實基層責任,推動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工作不斷深入。2016年至今,中央紀委開展了扶貧領域腐敗問題線索多輪次、滾動式重點督辦,已督辦四輪;對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反映比較突出的21個縣市旗進行集中督辦,其中11個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重慶市紀委分15批督辦扶貧領域問題線索238個,處理327人。山西省紀委緊盯6個扶貧資金量大的縣,督促縣紀委加強對資金使用各環節的監督。
二是加大執紀問責力度,保持高壓態勢。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暢通信訪舉報渠道,及時發現問題線索,嚴肅查處扶貧領域腐敗問題,堅決鏟除侵害群眾利益、侵蝕黨的執政基礎的腐敗毒瘤。2016年以來,湖南省紀委查處扶貧領域“雁過拔毛”式腐敗問題3439個,處理6279人,給予黨紀政紀處分2938人。寧夏回族自治區紀委對2016年以來扶貧問題線索再排查、再清理,對辦結的按不低于20%的比例復核,確保執紀審查質量。各地對基層黨委、紀委落實“兩個責任”不力、扶貧領域違紀問題頻發多發,以及有關職能部門履行監督管理職責不到位的,嚴肅問責。
三是實施專項整治,解決突出問題。為集中力量解決一批突出問題,脫貧攻堅任務較重的22個省的絕大多數,以及江蘇、福建、山東、廣東等省,均部署開展了不同形式的扶貧領域專項整治工作。2016年下半年以來,廣西壯族自治區紀委深入整治群眾反映強烈的貪污挪用、吃拿卡要、優親厚友等扶貧領域腐敗問題。四川省實施扶貧領域“3+X”專項整治:全省統一整治3類突出問題,要求各市(州)再選擇幾個本地普遍存在的問題,分層級進行側重點不同的集中整治。
四是開展巡視巡察,強化扶貧政治責任。各級巡視機構深化政治巡視,積極開展對扶貧政策、資金、項目落實情況的專項巡視巡察,著力檢查有關黨組織履行脫貧攻堅政治責任情況。中央巡視組把貫徹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精神情況作為巡視民生部門和貧困省份的重點內容。江西省派出7個巡視組對25個貧困縣進行專項巡視,督促指導市、縣開展扶貧民生領域專項巡察,發現和推動解決了一批問題。
五是堅持公開通報曝光,形成持續震懾。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把公開曝光典型問題作為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工作的重要環節,力度不減、節奏不變,始終保持警示震懾的強大態勢。2016年以來,中央紀委分三次集中通報曝光了26件扶貧領域典型案例,通過網站每月集中曝光違紀違規問題共500多個。
問題就是努力的方向。紀檢監察機關在扶貧領域的工作離黨中央的要求和人民群眾的期盼還有差距。要以習近平總書記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講話精神為引領,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真抓實干,強化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的使命擔當,為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營造良好的環境和氛圍。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