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2016年7月,五河縣頭鋪鎮凌歐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鄧衍亮、黨支部副書記歐加言、黨支部委員兼文書歐元勛三人,因利用職務便利騙取國家農業綜合補貼款61384.71元,構成貪污罪,分別被五河縣人民法院判處拘役六個月,并處罰金十一萬元。經過兩個月深入調查,這起套取國家惠農補貼、侵害群眾利益的案件終于水落石出,相關涉案人受到黨紀國法嚴懲。
隨著國家各項惠民政策向基層傾斜,村級組織專項資金的種類及數額愈來愈多。面對國家的大好政策,鄧衍亮等人開始蠢蠢欲動,2008年起,鄧衍亮、歐加言、歐元勛三人“一拍即合”,私自決定將本村淮河南岸散戶耕種的200多畝集體河灘地以個人名義上報套取國家農業綜合補貼,開始了套取國家惠農資金的精心“布局”。屢試不爽后,鄧衍亮等人更加“精益求精”,2010年起,鄧衍亮等人將前期虛報享受農業綜合補貼人員名單從三人調整為七人,偽造更加“真實”的花名冊,更好的做到掩人耳目。
鄧衍亮等人是村級事務的決策者和執行者,權力的過于集中,導致三人我行我素,在利益驅使下,經不起誘惑,心存僥幸、跨越底線,以致侵害群眾切身利益。截至2013年,在長達5年的時間里,鄧衍亮等人共騙取國家農業綜合補貼款達6萬余元。
根據規定,鄉鎮政府及村級組織負責國家農業綜合補貼政策的宣傳、實際面積的丈量、核實、公示等工作,但在實際工作中,部分村干部根據以前分田到戶的底冊進行估算、分攤、甚至虛報,而鄉鎮政府因工作量大無法完成對上報畝數的核實全覆蓋,以致審核“縮水”,村干部渾水摸魚虛報面積侵吞補貼自然“水到渠成”。多行不義必自斃,五河縣紀委對鄧衍亮、歐家言、歐元勛三人利用職務便利,騙取國家農業綜合補貼款的違紀違法行為作出嚴肅處理,三人均被開除黨籍。
執紀者說:近年來,隨著“拍蠅”力度越來越強勁,當前基層村干部的法紀意識有了顯著提升,但仍有一部分村干部思想動機不純,欲壑難填,當上村干部就想著以權謀私,想方設法侵害群眾利益、騙取政府補貼。國家各項政策補貼向基層延伸,反腐敗工作也在向基層延伸,嚴懲基層腐敗,嚴查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必須鐵腕執紀、常抓不懈,積極引導基層黨員干部以身作則,一心為公,一心為民。在執行國家補貼政策中,應制定一系列規范、完善、可操作性強的補貼核定方案,避免管理漏洞,同時實行信息公開,推進陽光政務、村務,保障群眾知情權、監督權。(五河縣紀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