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在扶貧的路上,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家庭,丟下一個貧困群眾……”“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任何一個地區、任何一個民族都不能落下……”這是我們黨面向全世界的莊嚴承諾。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脫貧攻堅提升到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高度,作為“十三五”期間的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來抓,足見黨中央對扶貧工作的高度重視。
然而,脫貧之路并非一帆風順,少數干部在脫貧攻堅過程中“黑眼珠子見不得白銀子”,或強占掠奪、貪污私分,或吃拿卡要、雁過拔毛,或無中生有、騙取冒領,或欺上瞞下、截留挪用,或假公濟私、優親厚友,在貧困戶的“救命錢”上動手腳、耍心眼、玩貓膩,為脫貧攻堅這一國之大計平添了幾分坎坷和羈絆。
嚴肅查處扶貧領域腐敗問題,既是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的必然要求,也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有力保障。4月6日,《中國紀檢監察報》開設“扶貧領域腐敗問題剖析”欄目,對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嚴肅查處的扶貧領域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深入剖析,以發揮震懾、警示和教育作用,推動脫貧攻堅工作深入開展。
從公開通報剖析的典型案例來看,無論是蘭西縣“寡居簡出,孤苦無依的魏老太被拒之門外”“豪車車主被建檔立卡成為貧困戶”,還是埇橋區一鄉鎮民政所長把國家扶貧政策當作“搖錢樹”,從低保戶身上“撈油水”……這都說明在扶貧“最后一公里”上還需要繼續戴好“緊箍”念好“咒”,讓紀律真正成為管黨治黨的尺子,不可逾越的底線。
一直以來,黨中央始終高度重視發生在扶貧領域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對膽敢向扶貧款物伸手、從貧困群眾口中奪食的行為堅決查處、絕不姑息。十八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提出“以嚴明的紀律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保障”,七次全會進一步提出“開展扶貧領域專項整治”。3月31日,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專題聽取2016年省級黨委和政府脫貧攻堅工作成效考核情況匯報,再次強調要全面落實從嚴治黨要求,較真碰硬落實脫貧攻堅工作責任。
風成于上,俗化于下。扶貧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多發生在鄉村,這就要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必須眼睛向下,盯緊基層脫貧攻堅“主戰場”,下大力氣、下真功夫做好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工作,以精準執紀為脫貧攻堅戴好“緊箍”念好“咒”,讓貧困群眾的“脫貧夢”、“幸福夢”轉化為觸手可及的現實。(靈璧縣紀委宣傳部 張可)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