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昔時賢文,誨汝諄諄。集韻增廣,多見多聞……”對仗押韻、朗朗上口的《增廣賢文》,自讀書時代便喜歡誦讀。那時的學習條件不及現在,只知道《增廣賢文》由民間流傳的格言諺語和古圣先賢的名言佳句選編而成,很多內容也停留在一知半解的狀態。但經典就是經典,有些語句至今仍記憶猶新,信手拈來而不曾被忘記。
幾經輾轉,最初的讀本已不知去向。一次偶然的機會,在一二手書攤旁,發現了仿古版本的《增廣賢文》,如獲至寶地把它買回來后,或立床頭或放枕邊,以供早晚溫習誦讀。
觀今宜鑒古,無古不成今。看似簡明通俗、雜亂無章的《增廣賢文》,實則字字珠璣、意蘊豐富。對我們來說,很多都是寶貴的財富,其中有些“廉”文化仍不失為現今黨員干部反躬自省、規范自身行為準則的“良方妙藥”。
這里有寫自律的:“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受享不逾分外,修持不減分中”、“寧可正而不足,不可斜而有余”……
有寫慎獨的:“若要人莫知,除非己莫為”、“知事少時煩惱少,識人多處是非多”、“過則無憚改,獨則毋自欺”……
有寫儉約的:“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自奉必須儉約,宴客切勿留連”、“厚積不如薄取,濫求不如減用”……
有寫持家的:“居身務期質樸,訓子要有義方”、“不求金玉重重貴,但愿兒孫個個賢”、“傳家二字耕與讀,防家二字盜與奸,傾家二字淫與賭,守家二字勤與儉”……
有寫交友的:“酒逢知己飲,詩向會人吟”、“路遙知馬力,事久見人心”“、君子之交淡以成,小人之交甘以壞”……
縱觀今日落馬之官員,總能發現他們某些方面缺少“廉”的蹤跡。魏健因律己不嚴臭名昭著、奚曉明因不耐寂寞自毀前程、萬慶良因享樂奢靡自甘墮落、周本順因家風敗壞身陷囹圄、蘇榮因交友不慎擢發難數。相比之下,焦裕祿、孔繁森、牛玉儒、楊善洲、沈浩等一大批時代楷模,并沒有攀龍附鳳、堆金積玉,只因他們一心為公、清正廉潔,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貢獻才名揚天下、被世人稱頌。
見賢思齊,仰圭璋而有地;揮毫興頌,鏤琬琰之無慚。古人如此,今人亦應如此。于我們有益的廉訓,自當照單全收、用心銘記;比我們優秀的賢能,亦應對照學習、取長補短。作為紀檢干部,更應時刻牢記自己的責任和使命,從嚴要求自己,日勤三省、夜惕四知,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當然,囿于歷史的局限,《增廣賢文》中包括廉文化在內的不少內容打上了時代的印跡,反映了封建倫理與舊制,如“萬事皆已定,浮生空白快”“得忍且忍,得耐且耐”等,需要我們采取批判的態度,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古為今用。(淮北市濉溪縣紀委審理室 任清華)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