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轉眼間我已快步入不惑之年了,時常感慨:“門前老樹發新芽,院里枯木又開花,半生存了好多話,藏進了滿頭白發”,時間都去哪兒了。回想起這些年記憶最深刻的一句話,就是“農家的子弟”,這是父親曾經最愛說的口頭禪。而如今,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待。父親已經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但這句話確是值得我銘記一生的,教育著我永遠不能忘記自己是誰,永遠不能忘記自己曾經的初心,永遠不能忘記自己農家子弟的本色。
父親從小家境貧寒,兄弟姐妹5人,作為家中的老大,剛剛高中畢業就承擔起養家的重任,既要在村辦小學當民辦教師,又要在課余時間跑田里干農活,春夏秋冬,寒來暑往,每天早起晚睡,生活的艱辛讓父親的背過早就駝了。兒時的記憶中,父親總是嚴厲的,對我和妹妹的教育總是言傳身教,要求我和妹妹少看電視多看書,他自己也堅持不看電視,每當我和妹妹要錢買書時,父親總是能滿足我們看書的需要,有時候甚至到處借錢讓我們買書。作為教師,他知道讀書的重要,常常說:“農家的子弟,一定要讀書”。后來,我和妹妹相繼上了大學和中專,一個考上了公務員,一個成為一名護士。
上初中時,記得有一次,我不想去上學就向老師謊稱說生病了,后來父親知道了,嚴厲批評了我,告訴我:“農家的子弟,一定要誠實,騙的了一時,騙不了一世”。
記得上大學時,父親總是經常到學校來看我。一次到我宿舍時,看到我滿桌的書、報紙、雜志時,他高興的笑了。我送父親做公交車回家的路上,父親給了我一些生活費,對我說:“農家的子弟,生活要勤儉樸素,但買書不要怕花錢”。后來,我知道父親自己舍不得花錢買新衣服,總是撿我不穿的衣服穿,把錢省下來供我和妹妹讀書。每次父親來看我,我都堅持送他,望著父親離開的背影,我想起了朱自清先生著名散文《背影》中的一幕幕場景,景異情同,感受到了父愛如山的偉大。
參加工作以后,一開始在鄉鎮上班,還不適應工作環境。父親對我說:“農家的子弟,不要怕吃苦”,鼓勵我多虛心向領導和同事學習農村工作的經驗,多為群眾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結婚后,由于工作上需要加班,愛人在醫院又經常要上夜班,就把年幼的孩子丟給父親照料,解決了我們的后顧之憂。后來,我選調到縣直機關,雖然離家近了,但整天忙的不見人影,有時候工作累了也抱怨兩句,發一些牢騷。父親聽到后對我說:“農家的子弟,不要怕吃虧,吃虧是福,一定要安下心來,踏實工作”。
雖然現在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物質生活條件漸漸好了,但我內心一直牢記著這句話:“農家的子弟”,這句話是我寶貴的精神財富,教誨了我為人處事的道理,讓我牢記初心,保持本色,在人生的道路上穩穩當當走好每一步。(肥東縣紀委 胡軍)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