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生豬的進貨渠道是哪里,供貨方的資質證明和檢驗檢疫證書在哪?”近期,針對3.15晚會曝光的“保水蝦仁”等食品安全問題,五河縣紀委監委聯合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開展專項監督。
聚焦群眾反映強烈的假劣肉制品問題,該縣紀委監委通過“派駐監督+職能監管”聯動的方式直插一線,對生鮮水產、冷凍畜禽肉的溯源、存儲、加工、銷售等重點環節開展監督,先后對16家水產制品和肉制品企業進行全覆蓋檢查,并督促監管部門對“綠色食品產業園”內肉制品生產企業進行集中約談。
與此同時,監督觸角向農村地區延伸。針對農村小賣部等薄弱環節,該縣紀委監委推動市場監管部門對大米面糧油、酒類飲料、調味品、方便食品等農村消費品開展“拉網式”排查,發現并整改問題153個,查處經營摻雜摻假的肉類制品1起,假冒偽劣食品及食用農產品53起,累計罰沒款20.59萬元。
此外,該縣紀委監委聯合市場監管、公安等部門建立線索移送綠色通道,持續加大食品安全問題線索查辦力度,先后接受職能部門移交問題線索2件,對2名在食品安全工作中不擔當、不作為的公職人員立案調查,給予黨紀政務處分1人。
“食品安全沒有休止符。”該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同志表示,將持續壓緊壓實行業主管部門責任,加大對食品安全問題的監督檢查力度,進一步守護好群眾的食品安全。(蚌埠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