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近年來,合肥市紀委監委聚焦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推動有關職能部門破難題、優服務、促改革,以有力監督推動惠企便民政策落地落細,為全市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提供堅強紀律保障。
“減負”強服務
“這筆資金緩解了我們的燃眉之急,為我們這樣的中小微企業開辟了低成本、高效率的融資新路。”隨著一筆資金的到賬,3月27日,安徽先驅科技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束慶游終于放下心來。
今年初,該公司因業務需求,急需墊付資金,便向銀行申請授信。由于該公司開設了公積金賬戶,并連續五年足額繳存,賬戶余額41萬元,銀行據此核定了400萬元綜合授信,其中200萬元專項依托公積金信用貸發放,適時緩解了企業的資金周轉壓力。
2024年,合肥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公積金信用貸”首批“政銀企”合作銀行集中簽約,符合條件的住房公積金繳存企業最高可獲得1000萬元的信用貸款,目前已與工行、農行、中行、建行等7家銀行簽約,共為105家企業發放公積金信用貸4.31億元。
“從實際工作來看,企業繳存人數、繳存基數、連續繳存時間等情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業的經營狀況,連續足額繳納公積金的企業一般經營狀況良好,因此,可以將企業公積金繳存情況作為企業增信融資的評價標準。”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副主任洪梅表示,“公積金信用貸”是對企業融資增信的一種嘗試性探索與創新,也可助力合肥信用體系建設。
以群眾需求為導向,近年來,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優化“線上線下”服務,最大限度釋放政策紅利。加速推進“商轉公”業務實施進程,實現更多高頻服務事項“跨省通辦”、長三角“一網通辦”,持續推動服務優化,促進業務提檔升級。
“近年來,我們通過全覆蓋走訪調研、融入式駐點辦公、常態化專題會商等方式,督促駐在單位健全完善制度,做到以制度管人管事,以制度規范用權,推動各項惠民利企舉措落地見效。”駐市財政局紀檢監察組相關同志介紹。
“增效”促發展
今年3月,合肥某小區電梯更新項目招標順利完成評審。該項目通過引入“青天大模型”AI類人評審專家,實現效率與公正的雙重突破,開創全國AI類人評審招標先河。
據了解,項目評標過程中,由“青天大模型”AI類人評審專家與5名專家共同組成“人機協同”評審組,首先由AI類人評審專家完成全流程評審,生成評分報告,隨后經人工核驗,5名專家全票采納AI結論。
以“人工智能+”賦能,實現評標智能化升級。“AI引入應用后,速度更快的同時,更能保障公正性,規避了評標委員會的偏好偏差。”作為首批應用的企業方,安徽中技工程咨詢有限公司副總陳志剛說。
為進一步降低招標投標交易成本的要求,更好助力企業發展,合肥市減免政府性投資項目投標保證金,全面推廣電子保函(保險),降低交易成本,優化營商環境。
“去年5月,上線了全市建設工程項目全生命周期電子保函平臺,為企業提供投標、履約、質量、預付款、農民工工資五大類保函‘一站式’在線辦理服務。”安徽合肥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發展研究室副主任侯曉麗介紹,2024年共免收工程建設項目投標保證金470億元,電子保函擔保金額17.52億元。
下一步,合肥市紀委監委將持續聚焦為民為企服務中的難點痛點和堵點問題,壓緊壓實相關單位主體責任,著力破解影響營商環境的體制機制問題,用心用情為企業“松綁”、為群眾“解絆”,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滿意度和獲得感。(合肥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