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通過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平臺(以下簡稱平臺),村里的每一筆收支都能隨時查明白。”在宣城市宣州區楊柳鎮便民服務中心,村民張大姐通過平臺查詢村集體土地流轉資金明細。截至目前,該區依托平臺,同步公開村級財務收支、工程招標等信息1.5萬余條,群眾隨手掃碼即可監督。
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簡稱“三資”)是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物質基礎,也是基層群眾關注的焦點。區紀委監委以專項監督為抓手,聚焦農村集體“三資”管理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持續壓緊壓實責任鏈條,通過協同聯動發力、智慧監督賦能等方式,推動農村集體“三資”管理規范化、透明化,持續為鄉村全面振興注入“廉動力”。
摸清底數、規范交易是管好農村集體“三資”的基礎。區紀委監委聯合區農業農村局、區財政局、區審計局等部門成立專項監督檢查組,圍繞集體資產租賃、工程項目發包、惠農資金發放等8個重點領域,對全區217個村(社區)開展“拉網式”排查,對集體資產同步開展審計。同時,建立“區、鎮、村”三級聯動監督機制,通過交叉檢查、提級監督等方式,發現并推動整改合同簽訂不規范、收支公示不及時等問題19個,同步約談鄉鎮分管領導及村“兩委”負責人8人次,推動主體責任與監管責任“雙落實”。
對監督檢查發現的問題線索,區紀委監委堅持嚴查快辦、風腐同查,既嚴肅查處侵占挪用、截留私分、變相占用、違規套取等違紀違法行為,又查處背后存在的監管不力、敷衍塞責等作風問題。同時,加強個案剖析、類案分析,查深查透案件背后的政治生態、制度機制等深層次問題,制發紀檢監察建議書、工作提示函6份,督促區農業農村局等職能部門健全完善監管機制,規范報賬審簽、資產交易等程序7項,開展村級“三資”管理工作人員業務培訓4批次140余人次。
“農村集體‘三資’關乎群眾切身利益,我們以查辦案件為引領,強化與區農業農村局等職能部門的協同聯動,一體推進監督、辦案、整改、治理,推動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更加規范有序、更好惠及群眾,筑牢鄉村全面振興根基。”區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宣城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