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老鄉,去年的公益林生態補償資金有沒有收到?”“收到了,直接打到‘一卡通’卡里的,還有短信通知呢。”近日,來安縣半塔鎮白云村的李大爺向該縣紀委監委駐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紀檢監察組工作人員介紹道。
來安縣森林資源豐富,國家級及省級公益林面積逾10萬畝。公益林補償資金能否準確、及時、足額地發放到群眾手中,關乎群眾福祉,更關乎生態保護。2024年以來,來安縣紀委監委選取森林生態補償資金為“小切口”開展專項監督,護航生態補償機制落實,確保群眾得實惠,讓補償資金見實效。
為找準監督切入點,該縣紀委監委向林業部門下發工作提示單,督促全面梳理近三年以來公益林補償資金使用情況,重點排查資金使用過程中是否存在優親厚友、弄虛作假、虛報套取等問題。同時,“全覆蓋”式起底近年來信訪舉報、案件查辦、監督檢查等工作掌握的相關問題線索,分析研判問題多發、易發風險點,細化6項監督任務清單,精準鎖定監督重點。
做實做細監督工作是關鍵。縣紀委監委整合“室組地”監督力量,聯合職能部門組建工作專班,由林業部門股室負責人帶隊,深入5個鄉鎮林業站、2個林場和相關村組開展監督檢查。將每個村和林場的公益林矢量數據轉繪成彩圖,梳理發放對象相關情況,逐村逐戶進行核實。對林業部門提供的資金兌現底冊逐一審核,圍繞身份信息、卡號信息、面積等數據嚴格審核,選擇抽取部分發放對象進行了實地走訪查看和電話核查,對發現戶卡不一致、信息不準確的情況及時反饋整改,確保補償資金發放精準。
截至目前,該縣共開展專項監督檢查2輪,督促相關部門發放公益林相關資金162余萬元。為鞏固監督成效,縣紀委監委督促林業部門對公益林補償資金審批、發放、管理、公開等環節進行梳理,建立完善《來安縣生態公益林補償資金管理辦法》《來安縣關于推深做實林長制改革優化林業發展環境的實施意見》等制度機制3項。
“守護綠水青山,絕非一朝一夕之功。下一步,我們將持續聚焦生態補償機制落實的關鍵環節和薄弱點位,強化監督力度,壓緊壓實主體責任,督促更好踐行‘兩山理念’,為來安綠色發展提供堅強的紀律保障。”該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同志表示。(滁州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