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南陵縣境內文物與文化遺產極為豐富,有“大工山”古銅礦遺址、牯牛山春秋古城遺址、千峰山土墩墓遺址3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文保單位7處,市縣級文保單位29處,不可移動文物206處,可移動文物1576件,是安徽省文物大縣。
為全面了解文物保護專項巡察發現問題整改落實情況,前不久,南陵縣紀委監委機關、縣委組織部、縣委巡察機構聯合組成“回頭看”督導組,通過督導檢查、對賬銷號、約談提醒等方式,對16個成員單位在文物保護管理、文物活化利用等方面存在的19個問題整改落實情況進行逐項督查,持續壓實整改責任。
“回頭看中,我們重點了解前期發現的田野文物保護不善、日常文物管理不嚴、爭取項目資金不力、各部門協調機制不順暢等問題整改落實情況,并對照整改臺賬和措施,通過查閱資料、實地走訪、聯合督查等多種形式推動問題徹底改、改徹底......”縣委巡察辦主要負責同志對“回頭看”督導工作開展情況介紹到。截至目前,文物保護專項巡察整改率達98.8%,基本做到了應改盡改、舉一反三、建章立制,巡察整改實效進一步深化,成果運用進一步強化。
除巡察監督外,該縣紀委監委還緊盯主體責任落實情況,聚焦文物文化遺址保護、規劃審批、文物遺產認定保護、資金撥付使用等關鍵環節,強化監督執紀問責,嚴肅查處文物保護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針對土墩墓群保護區內建有公益性公墓問責黨員干部12人,針對古城遺址核心保護區違法搭建給予黨內嚴重警告2人,黨內警告1人。
據悉,通過專項巡察、跟蹤監督等舉措推動被巡察黨組織制訂整改措施63條,修訂完善制度7項,推動職能部門累計爭取文物保護方面資金4000余萬元,漳河龍門橋等一批省級文物得到保護和修繕。
“下一步,我們將主動監督、靠前監督、精準監督,著力糾治文物保護領域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和違紀違法問題,持續壓緊壓實相關職能部門在文物保護工作中的主體責任、監管責任,推動文物保護各項決策部署落地見效。”該縣紀委監委有關負責同志表示。(蕪湖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