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在保留外墻‘順紅丁青’的清水墻工藝,實現修舊如舊的同時,大樓的內部建筑空間也經過了織補與修復。”近日,老蕪湖海關舊址重新開放,這座百年建筑一下成為游客熱門打卡地。
老蕪湖海關舊址是安徽省蕪湖市標志性建筑、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此前,蕪湖市紀委監委駐市文旅局紀檢監察組在對全市各類文物保護單位開展實地監督檢查后,向市文旅局黨組發起專題會商,督促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做好老蕪湖海關舊址等文物資源保護管理和活化利用。
在老蕪湖海關舊址修繕翻新過程中,駐市文旅局紀檢監察組緊盯專項資金使用、工程項目招標、文物修復等環節,全程跟進監督,確保資金規范使用,嚴防出現“保護性破壞”等現象。
近年來,該市紀委監委立足職能職責,堅決扛起文化遺產保護監督政治責任,強化監督檢查,著力推動文化遺產保護傳承與活化利用“雙提升”。
為推動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落到實處,該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緊盯文物文化遺址保護、規劃審批、資金撥付使用等關鍵環節開展專項監督,針對發現的問題及時反饋,督促整改,壓緊壓實責任鏈條。
該市南陵縣是我國青銅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境內有大工山古銅礦冶遺址、皖南土墩古墓群、牯牛山古城池遺址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縣開展文物保護專項巡察,并組成“回頭看”督導組,逐項督查16個成員單位在文物保護管理、文物活化利用等方面問題整改落實情況,持續壓實整改責任。
針對該市皖南土墩墓群保護區內存在大量私建墳墓,造成文物資源破壞等問題,該市紀委監委強化監督執紀問責,對22個黨組織和42名黨員領導干部進行問責,并督促整改到位,推動開展全市文物保護單位違法建設專項整治,切實守牢文物保護紅線。
該市紀委監委推動完善文化遺產保護機制,推動市文保部門建立文物安全工作機制,建立紅色資源保護和傳承、文物安全聯席會議制度,督促主管單位加強對重點文保項目的資金撥付、使用管理等情況的監管。
該市紀委監委還注重挖掘文化遺產中的廉潔元素,加快推進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和文化遺產資源高度融合,融廉入景、化廉入心,讓歷史文化遺產在保護傳承中煥發新活力。(黃云云)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