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后召開的第一次全國兩會釋放一系列強烈信號
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各項部署落到實處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部署300多項重要改革舉措,今年全國兩會是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后召開的第一次全國兩會。翻開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改革”是高頻詞之一。出席全國兩會的代表委員表示,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再啟改革新篇,中國式現代化的廣闊前景催人奮進。要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始終保持“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干”的作風,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實,為中國式現代化激發活力、增添動力。
在看望參加政協會議的民盟、民進、教育界委員并參加聯組會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根本在于深化教育綜合改革。全國政協委員,民盟重慶市委會副主委、重慶工商大學校長溫濤表示,要通過改革完善高校教學體系、科研體系、治理體系,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完善教育評價體系,使其適應新發展階段的要求,更好發揮“指揮棒”作用,助推培養更多有創新能力、有家國情懷的社會主義建設者、接班人。“同時,要通過落實教育綜合改革相關部署,加快建立健全學科專業的動態調整機制,強化教育對科技和人才的支撐作用,增強服務高質量發展的能力。”溫濤說。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化科技體制改革,要推動科技創新力量、要素配置、人才隊伍體系化、建制化、協同化。“政府工作報告中多次提到科技創新,講到建設一流產業技術工人隊伍。黨和國家推動科技創新的力度、激勵大國工匠的溫度,讓我備受鼓舞。”全國人大代表、東風商用車有限公司車輛工廠總裝檢測車間首席技能師王建清說,當下,汽車行業正處于前所未有的變革浪潮中,作為技能產業工人,必須擁抱新變革,緊跟新時代,積極鉆研新科技,不斷探索數字化邊界,挖掘數據價值,努力為“AI”汽車當好工匠。
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寫入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
“數字孿生水利是服務流域管理和水資源綜合利用的重要新質生產力,數字孿生和人工智能在水利管理中具有良好基礎。”全國人大代表、三峽大學校長黃艷一直關注數字產業新模態如何服務水利和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據她介紹,在2023年漢江秋汛、2024年長江洪水應對中,數字孿生系統通過精準模擬洪水演進路徑,提前72小時完成蓄滯洪區啟用決策,保障了流域4000萬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對于如何更好推進改革舉措落實,進一步發揮數字孿生水利優勢,黃艷建議有關部門支持實施超級計算、智能計算與量子計算“三算”融通創新策源地建設示范工程,建設長江三峽多元數字智造與服務能力試點,打造我國中部地區“三算”融通數字產業創新基地。同時,推進數字孿生長江建設成果在長江流域進行社會化共享和服務化應用,推動重構區域、流域經濟發展與政府協同治理模式。
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應。“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建設,關鍵在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構建因地制宜的管理架構。”全國政協委員、遵義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副院長傅小云認為,當前國家推行的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是重要抓手,但不同縣域的醫療資源分布、服務需求差異較大,需要結合各地實際差異化推進。“改革成效最終要靠人才支撐,要建立可持續的人才培養體系,重點加強全科醫生、鄉村醫生等基層隊伍的專業能力建設,同時完善激勵機制,吸引和留住人才扎根基層。”傅小云說。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完善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作出部署,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統籌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優化經濟布局。全國政協常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副主任王曉東認為,在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宏大戰略布局中,縣域發揮著連接城市、帶動鄉村的重要作用,抓住了縣域就抓住了城鄉融合發展的主體和主動。
王曉東表示,要促進縣域城鄉規劃高水平融合,堅持縣域城鄉一體設計、多規合一、功能互補,統籌縣域農田保護、生態涵養、城鎮建設、村落分布等空間布局,推動形成田園鄉村與現代城鎮各具特色、交相輝映的城鄉融合發展形態。同時,促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深化各類要素領域改革,破除妨礙城鄉要素平等交換、雙向流動的制度壁壘。
改革重在落實,也難在落實。出席全國兩會的省區市紀委書記、監委主任表示,紀檢監察機關要立足職能職責,將改革落實情況作為政治監督重要內容,推動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聚力改革、狠抓落實。
“推進政治監督向具體聚焦、向精準問效、向常態落實,確保全黨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合力推動改革攻堅、促進高質量發展。”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紀委書記、監委主任劉海泉說,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充分發揮“關鍵少數”的作用。將緊盯各項改革任務落實情況,督促“關鍵少數”撲下身子,狠抓落實,引領帶動“絕大多數”。嚴肅查糾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做選擇、搞變通、打折扣等問題,以有力監督保障改革順利推進。(本報記者 左翰嫡 侯顆)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