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日前,家住汊河鎮陽明湖社區花莊組的徐長華一家拿到了期盼已久的44.6萬土地征遷補償款。此前,該組群眾因集體土地征遷補償款分配方案未達成一致意見,賬戶上694萬余元征遷補償款沉睡長達2年之久。
去年4月份以來,來安縣紀委監委以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突出問題專項整治為契機,督促12個鄉鎮采取片區協作、嵌入監督、交叉檢查等方式,對144個村(居)集體“三資”進行底數大清查、線索大起底、責任大排查。摸排到上述情況后,該縣紀委監委以協作區為紐帶,組織該社區包村干部、兩委干部、黨員代表、村民代表進行多輪會商。在監督推動下,這筆沉睡許久的征遷補償款很快就發放到村民手中,群眾心中的大石頭被徹底移除。
同時,該縣紀委監委聚焦農村集體“三資”管理中存在的資金監管不到位、資產資源處置隨意等薄弱環節,會同有關部門對“12345”熱線、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等平臺反映的涉及“三資”管理方面問題進行二次篩查,加強核實甄別,全面拓寬問題線索渠道,先后移交和排查問題線索40條,并以“室組地”聯動、“組組”協作、協作區為作戰單位,迅速查處了汊河鎮原汊河村文書余某某等一批群眾反映強烈的重點案件。截至目前,已立案22人,留置1人,批評教育幫助和處理59人。
深化以案促改促治,綜合運用約談提醒、制發紀檢監察建議等,推動職能部門開展涉及群眾切身利益財政資金使用情況專項監督,修訂完善《關于進一步規范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實施細則》《來安縣組財村管實施辦法(試行)》等制度3個,從村務監督、產權交易、招投標等12個方面細化管理,推動“三資”監管有章可循、常態長效運行。
“清理公款私存資金333.75萬元,整改不規范合同25份……”經過連續清理排查,該縣改“舊”換“新”,成效明顯。在專項整治推動下,各村規范財務管理,盤活閑置資產,村集體經濟健康有序發展,村強民富的鄉村振興新圖景正在徐徐展開。(滁州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