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現對反映你違規發展黨員的失實舉報予以澄清,希望你正確對待上述失實舉報,放下思想包袱,以飽滿的熱情積極工作,勇于擔當作為,并一如既往相信組織、依靠組織……”接過澄清正名函后,太和縣某鄉鎮干部黎某如釋重負。
此前,該縣紀委監委收到反映黎某違規發展黨員的問題線索后,經第一紀檢監察協作區核查后,發現反映的問題不實,為消除上述情況對黎某造成的負面影響,維護黎某的合法權益,及時啟動澄清正名程序。這是該縣紀委監委開展澄清正名、激勵干部擔當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該縣紀委監委深化落實“三個區分開來”要求,堅持嚴管與厚愛結合、激勵和約束并重,將澄清正名作為激勵干部擔當作為的重要抓手,通過澄前方案定制、澄中研判方式、澄后暖心回訪等全鏈條開展澄清正名工作,旗幟鮮明釋放“為清白者撐腰、為擔當者護航”的強烈信號。
為細化澄清正名工作,該縣印發《為受到誣告陷害錯告誤告干部澄清正名實施辦法(試行)》,對澄清正名的適用范圍、職責分工、工作程序、工作要求、結果運用等進行細化,形成了全鏈條、規范化的澄清正名核實、研判、反饋流程以及全過程保障澄清正名回訪、幫扶、疏導的工作機制,確保澄清正名工作成為黨員干部的“暖心工程”。
“澄清正名工作是一項審慎的工作,要經得起歷史、紀法和群眾的檢驗。”該縣紀委監委案件監督管理室主任介紹,澄清正名工作必須嚴格依規依紀執行。承辦部門經核實,認定被反映人確屬受到誣告陷害、錯告誤告的,應當根據初步核實或者審查調查掌握的事實情況進行綜合分析研判,嚴格把握被反映人政治品質、道德品行、作風表現、廉潔自律以及造成的不良影響等因素,經核實確屬誣告陷害、錯告誤告行為,且給被反映人造成不良影響的,在征求澄清對象本人意見后,針對不同情形實施澄清。
澄清正名并非“一澄了之”。該縣紀委監委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澄清正名工作始終,教育引導被舉報人正確看待群眾監督,自覺接受群眾監督。健全完善暖心回訪機制,激勵干部放下“包袱”,集中精力干事創業、擔當作為。同時,加強與組織人事部門的溝通,消除干部在考核考察、選拔任用、評先評優等方面受到的影響,用組織的“加法”為澄清對象“減負”,做好澄清正名“后半篇文章”。去年以來,已為16名受到不實舉報的黨員干部進行了澄清,及時消除不良影響,保護了干部干事創業積極性。
“下一步,我們將堅持失實澄清與查處誣告陷害行為并重,不枉不縱,對沒有問題卻受到不實舉報的干部予以全力保護,旗幟鮮明地為敢于堅持原則、敢于擔當作為的黨員干部撐腰鼓勁,為廣大黨員干部提供良好的干事創業環境。”該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阜陽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