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通過這次農村集體經濟合同大起底,我們村順利收回了產業新城和林場租金共85000元,村集體的‘錢袋子’越來越鼓了。”繁昌區紀委監委專項督導組在回訪孫村鎮汪沖村村級問題合同整改情況時,該村黨支部書記說道。
這是繁昌區紀委監委持續強化全區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監督的縮影。
2024年以來,繁昌區紀委監委聚焦重點任務,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效果導向,大縱深超常規推進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突出問題專項整治,有效提升農村集體“三資”運營和管理水平,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提供保障。
農村集體“三資”是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物質基礎,是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問題,也是基層監督的重點內容。該區紀委監委堅決扛起監督責任,建立“1+1+1”包聯督導機制,堅持“室組地”聯動,開展駐點專項交叉互查,成立3個監督檢查組,對全區各鎮村開展駐點式、全覆蓋監督檢查。狠抓村組集體資金“公款私存”突出問題專項清理整治,對全區村組資金賬戶全面摸排梳理,比對分析是否存在村組資金挪用、侵占等問題,整改規范問題116個,規范管理公款私存資金337.5萬元,追回公款私存資金28.1萬元。扎實開展農村集體經濟合同清理規范整治行動,聯合審計、司法等部門對超長期、低價資產資源處置合同合法性、合規性等進行審查,共排查問題合同74個,完成整改66個,收回集體收益259.61萬元。
辦案是最有力的監督,該區結合信訪舉報、日常監督、巡視巡察等情況,滾動排查農村集體“三資”管理領域問題線索,加強線索整體研判,交辦督辦,定期梳理未辦結線索和案件情況,堅持動態更新、即交即辦、嚴控時限。發揮“室組地”聯動監督、“協作區+”等機制優勢,把精銳力量全部壓到辦案一線,形成一體化合力,高質高效推進農村集體“三資”領域案件查辦。共查處農村集體“三資”領域問題30起,批評教育幫助和處理30人,其中給予黨紀政務處分11人。
在開展監督執紀的同時,區紀委監委注重標本兼治,提升“三資”監管質效。堅持一體貫通監督、辦案、整改、治理,全面梳理涉及農村集體“三資”相關案件,對私下處置集體資產等違紀違法情形進行分類研究,從發現問題、查辦案件中揭示深層次問題,綜合運用工作提示函、紀檢監察建議、巡察建議書等方式,督促有關責任單位和主管部門堵漏洞、補短板,建立健全制度機制,強化制度執行,推動形成制度管權、管人、管事的長效機制。今年以來,共發出紀檢監察建議書、巡察建議書、工作提示10份,推動區農業農村部門建立健全村集體經濟組織承接農村公益性項目審核審批流程和內控管理等制度12項。
下一步,繁昌區紀委監委將緊盯重點對象、重點事項、重點環節,持續精準施策、靶向發力,鞏固專項整治成果,推動農村集體“三資”管理領域專項整治工作走深走實,切實看牢農村集體“家底子”,守好村民“錢袋子”。(蕪湖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